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Periodicals Department of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访问量:769257

  • 高三尖杉酯碱多相脂质体(139—5号)制剂和药理学研究

    裴钢;顾学裘;马竹卿;辛顺妹;裴孙琳;

    本文报告了高三尖杉酯碱多相脂质体(139-5号)的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及抗肿瘤和临床前药理研究结果。139—5号中加入免疫促进剂,制备工艺采用熔融法。小鼠尾静脉注射给药,剂量为1.0mg/kg 时对 L_(615)和 S_(180)的抑制率分别为37.3—57.4%和50.0—72.3%;剂量为0.75mg/kg 时,对 S_(180)的抑制率为34.1-50.9%;均高于其水溶液对照组。小鼠尾静脉和腹腔一次给药的 LD_(50)分别为3.53mg/kg 和2.44mg/kg。家兔耳静脉连续给药15天,高剂量(0.30mg/kg/day)对造血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观察到可逆性肝细胞变性,其它脏器未发现明显病变。

    1985年04期 25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1 ]
  • 粉体的可压性研究 2.药物粉末的残余冲模壁压力和应力缓和期间的粘弹性斜率测定

    林钧柱;张汝华;王洪光;庞虹;张丽英;

    本文报导了测定中药水浸膏干燥颗粒(Ⅰ),复方酵母(Ⅱ),酵母(Ⅲ),阿斯匹林(Ⅳ)和扑热息痛(Ⅴ)的残余冲模壁压力和应力缓和期间的粘弹性斜率,比较了它们的可压性。实验结果表明,可压性按Ⅰ>Ⅱ>Ⅲ>Ⅳ>Ⅴ顺序降低。

    1985年04期 259-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8 ]
  • 维生素C钠盐粉末稳定性研究

    毕殿洲;高松;陈星灿;

    研究中测得 Vc—Na 粉末的临界相对湿度为82%。水分对 Vc—Na 粉末稳定性影响比温度大。当容器内含水量为1~5%时,Vc-Na 的降解为0级反应。当容器内含水量为1%(25℃)时,t_(0.9)为3年。在光线照射下,容器内含水量为1%(20℃)时,t_(0.9)为10.5天。

    1985年04期 264-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1 ]
  • MALOTILATE(CL-1500)实验药理研究

    于庆海;郭月英;

    CL-1500能使 CCl_4对小鼠的 LD_(50)增大。大鼠静注 CL-1500 100mg/kg,可使胆汁流量增加50%;大鼠灌胃100mg/kg 能明显抑制 CCl_4所致的谷—丙转氨酶的升高。CL-1500小鼠静注 LD_(50)为729.5±2.9mg/kg,皮下注射为1732±176mg/kg。

    1985年04期 269-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7 ]
  • 西洋人参皂甙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张宝凤;潘文军;冯世宏;史冠军;

    本文研究了西洋人参皂甙(GQS)的抗心律失常作用。GQS 60mg/kg i.v.对氯仿诱发小鼠室颤具有保护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可使室颤发生率降低73.4%。GQS 80mg/kg i.v,对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GQS 80mg/kg i.v,能明显提高哇巴因诱发豚鼠室早、室速、室扑颤以及停搏的阈剂量。GQS 60mg/kg、80mg/kg i.v,对垂体后叶制剂所致大鼠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均有明显拮抗作用。GQS 对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则无效。

    1985年04期 273-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2 ]
  • 银翘解毒片薄层扫描鉴定

    高文兰;刘莉;李淑清;

    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成药银翘解毒片及各单味药材采用阴、阳双对照鉴定各味药材的特征色谱峰,均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1985年04期 276-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4 ]
  •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黄连和黄柏品种鉴别的研究

    张夕村;袁晓丽;孙毓庆;

    味连、雅连和云连产地不同,但化学成分基本相同。川黄柏和关黄柏也是这样。本文利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它们的鉴别条件进行了研究,选定硅胶 G 薄层,以三组展开系统、三组扫描波长鉴别三种黄连和两种黄柏。方法比较灵敏可靠,并可鉴别中成药制剂中该单味药的质量和真伪。

    1985年04期 280-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4 ]
  • 人参茎叶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王志学;张永煜;刘明生;商风春;李亚光;迟佳平;刘磊;矫强;赵洪波;

    从桓仁产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茎叶中分得三种黄酮单体(F-Ⅰ、F-Ⅱ、F-Ⅲ),国内未见报道,用化学方法及 UV、IR、MS、~1H-NMR、~(13)C-NMR 等方法鉴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 Kaempferol(山柰酚)Trifolin(三叶豆甙),Panasenoside(人参黄酮甙),并首次确定了 F-Ⅲ中糖与糖的连接位置。

    1985年04期 284-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103 ]
  • 人参化学成分的研究 6.大孔吸附树脂比色法测定人参皂甙

    王乃利;徐绥绪;李冰;

    本文报告了用大孔吸附树脂比色法测定人参中人参皂甙含量的方法。并用此法对国内外七种人参根中的皂甙及人参单方、复方制剂中的人参皂甙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本法操作简便快速,重现性好。

    1985年04期 288-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30 ]
  • 板栗花的挥发油成分

    高雅琴;

    板栗花的挥发油经 PEG—20M 玻璃毛细管柱分离出52个组分,用 GC—MS 分析法鉴定了33个化合物。抑菌实验表明该挥发油具有抗菌作用。

    1985年04期 292-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4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81 ]
  • 红霉素链霉菌遗传控制的研究 2.红霉素链霉菌耐前体耐红霉素高产菌株的筛选

    熊宗贵;陈桂琴;袁杰利;陈淑华;

    利用长波紫外线和8-甲氧基补骨脂素光敏化物质诱变处理红霉素链霉菌14-74,在含有红霉素或和前体的培养基中,筛选得到了红霉素高产变株。在含有红霉素2万μg/ml 的种子培养基中,筛得活性提高6.2%的耐性变株;在含有6%正丙醇的种子培养基中,得到活性提高12.4%的耐性变株。将耐红霉素3万μg/ml 的变株进一步用长波紫外线诱变处理,在含有5%正丙醇的种子培养基中进行筛选,得到耐红霉素和正丙醇,活性提高19.1%的变株。

    1985年04期 295-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7 ]
  • 高山红景天引种栽培的研究 2.高山红景天种子育苗试验

    刘义;王一明;吴维春;

    本文主要介绍高山红景天(Rhodiola sachalinensis A.Bor)的种子和幼苗的生物学特性及有性繁殖方法。种子具不完全休眼,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有性繁殖的关键是选取新鲜的种子,采取合理的方法适时播种育苗,加强幼苗时期的管理。幼苗生长缓慢,二年以后进行移栽定植。

    1985年04期 298-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1 ]
  • 大叶柴胡毒性成分的研究

    赵吉福;郭允珍;孟宪纾;

    <正> 大叶柴胡(Bupleurum longiradiatum Turcz.)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安徽、浙江、江西等地;朝鲜、日本、蒙古、苏联也有分布。其根及根茎含有柴胡皂甙 a、c、d(saikosaponin a、c、d)等多种皂甙;柴胡皂甙为中药柴胡的主要有效成分,东北某些地方曾将大叶柴胡的根及根茎作为中药柴胡使用。1973年黑龙江省巴彦县曾用大叶柴胡制成药丸,服用后发生严重中毒事件;陈学韶等证明大叶柴胡的生药粉末和多种有机溶媒的提取物均有毒性,但至今未见报道其毒性成分。

    1985年04期 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1 ]
  • 人参化学成分的研究 7.红参中的新成分—2-甲基-4-吡喃酮-3-o-葡萄糖甙的分离与鉴定

    徐绥绪;王乃利;李英辉;

    <正> 首次自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中分离得到的新的天然产物2-甲基-4-吡喃酮-3-o-β-D-葡萄糖甙,主要理化数据如下:熔点121—123℃;UVλ_(max)~(MeOH)nm 276(logε 4.02);红外光谱 V_(max)~(KBr)cm~(-1)3300,1655,1590,1370,1270;氢谱(C_5D_5N 60MHz,TMS)δ ppm:3.85—4.30(6H m),5.30—5.50(4H S);~(13)C-核磁共振δ ppm:182.9(s),151.0(s),137.5(s),104.0(d),145.0(d),

    1985年04期 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2 ]
  • 人参化学成分的研究 8.吉林红参皂甙成分研究

    徐绥绪;王乃利;李英辉;

    <正> 本文报导从吉林红参(Panax ginseng C.A.Meyer)中经反相大孔树脂、硅胶柱层析及葡聚糖凝胶 G-25等手段相互配合分离得到十种皂甙单体(RG1-10),用化学方法、红外光谱、氢谱、~(13)C-核磁共振谱及质谱(FD-MS、FAB-MS)等鉴定了化学结构,分别为人参皂甙20(R)-ginsenoside Rh_1(RG-1),20(S)-Rg_3(RG-2),20(R)-ginsenoside Rg_2(RG-3),

    1985年04期 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8 ]
  • 阿斯匹林铝的制备改进

    刘少诚;庄羽祥;

    <正> 阿斯匹林铝(Aluminium Aspirin)学名为 Hydroxy-bis(acetylsalicylato)aluminium。是由二分子乙酰水杨酸形成的羟基铝盐。它对胃肠道刺激作用小于阿斯匹林,化学稳定性比阿斯匹林高,临床上用于阿斯匹林不耐受的患者。文献报导阿斯匹林铝的制备方法是将阿斯匹林乙醇溶液加到异丙醇铝的甲苯溶液中,反应完毕后,加水使产品析出。尚可用硫酸铝水溶液与阿斯匹林的甲醇溶液反应。但用上述方法制得的阿斯匹林铝较难过滤,产率较低。

    1985年04期 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6 ]
  •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添加咖啡因后稳定性试验(摘要)

    杜兰魁;赵广源;冠恩昌;鹿淑兰;

    <正>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加入少量咖啡因可使两者形成传荷络合物以增加稳定性。本试验在常规配方(盐酸普鲁卡因2g,NaCl 0.5g,注射用水加至100ml)中加入0.03~0.15g 等不同量的咖啡因,按我国药典(1977年版)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测得结果如表。

    1985年04期 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5 ]
  • 甾体激素全合成研究进展

    容士宏;

    <正> 甾体激素的全合成一直是有机合成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已从过去仅为了确证结构转为探索用全合成法生产各种类型激素的可能性。在生产上适用的甾体合成路线一般需具备下述条件:1.由于甾体化合物具有多个手性碳原子,因此,生产手性碳原子的反应应当具有立体专属性,以避免冗长价高的分离精制手续。

    1985年04期 304-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6 ]
  • 石墨夹层化合物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庞开圻;陈琪瑞;

    <正> 长期以来,人们就知道石墨具有层状结构。虽然石墨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物质,但在六十多年前,有人在研究石墨的性质时就已发现它能与一些元素及化合物反应生成各种各样的物质。1926年,Fredenhagen 与 Cadenbach 用碱金属与细碎石墨在300—400℃真空下共热得到了石墨—碱金属化合物。1932年,Thiele 合成了石墨与氯化铁结合而成的化合物。1941年,Rüdorff 又合成了石墨与溴素结合的化合物。上述这些化合物都仍然保持石墨晶

    1985年04期 314-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2 ]
  • 菊科蟹甲草属Cacalia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概况

    江泽荣;

    <正> 菊科蟹甲草属植物约80种,分布于亚洲东北部和美洲,我国约50余种,广布于各地,我国主产地为西北部和西南部,本文将近年来独立出的兔儿伞属 Syneilesis 植物仍归并于蟹甲草属 Cacalia 内叙述。东北产约8种2变种1变型,以山尖菜 Cacalia hastata L.的分布区最大,是一个古老的种。长白山区是东北蟹甲草属的多度分布中心,除兔儿伞 Cacalia aconitifolia Bge.以外,全是典型的森林植物。

    1985年04期 323-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4 ]
  • 关于“自旋核Larmor 进动转向”问题的讨论

    王延琮;

    <正> 核磁共振基本理论指出,自旋量子数I(?)0的原子核均有自旋。这样的核在外磁场中将以外磁场方向为轴作 Larmor 进动(简称进动)。进动转向如何,确定它的依据是什么,国内外许多书籍、文献均有论述,但错误相当普遍。现举一例说明:在《Introductionto Spectroscopy》一书中,以下图表明自旋核 Larmor 进动转向(图1)。

    1985年04期 327-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2 ]
  • 沈阳药学院学报1985年(第2卷1—4期,总21—24期)总目录

    <正>~~

    1985年04期 330-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