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Periodicals Department of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访问量:719010

  • 痛炎速灵片的生物利用度及药物动力学

    郭兴杰,黄云志,王远昶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中痛炎速灵的浓度。在pH5.8磷酸盐缓冲液中,以氯仿为提取剂,测定波长317±1nm,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5.5±2.5%,CV=2.6%.检测浓度范围2~20μg/ml,重现性好,专一性强。人口服片剂和溶液消除半衰期分别为2.52±0.35h和2.78士0.70h,尿中回收原型药物占给药量的百分率分别为82.3±11.0%和87.4±7.1%.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4.0±7.2%.

    1991年04期 235-23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7 ]
  • AIC信息法在变温相转移催化动力学中的应用

    李三鸣,陈琪瑞,庞开圻

    本文把AIC信息作为拟合多项式方次的判据,并在变温相转移催化动力学研究中应用,从而在拟合曲线精度不变的条件下减小了多项式的方次,并使拟合曲线的自由度不受损失。

    1991年04期 239-241+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1 ]
  • 正交函数分光光度法测定混合氨基酸的含量

    林如,李宁,王奕

    本文将正交函数分光光度法和茚三酮比色法联用测定混合氨基酸溶液中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和天门冬氨酸(Aspartate,Asp)的含量。选用一次正交多项式为特征多项武,波长区间为263~269nm,△λ=2nm的4点法测定Phe的含量,再用比色法测定混合氨基酸的总量,减去Phe的量,可得Asp的量。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99.3%,变异系数分别为0.5%,0.7%.

    1991年04期 242-244+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5 ]
  • 药用豆磷脂的荧光薄层色谱法测定

    孙秀燕,张艳新,苏德森

    本文报道了用荧光TLC法对药用豆磷脂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作者用自制高效硅胶G板,以氯仿-甲醇-甲胺(30%)(45:22:4)为展开剂,使得PC,PE,LPC,PI获得了较好分离,并产生很强的荧光。用荧光TLC法对主成分PC进行了含量测定,回收率100.7%,变异系数1.5%.

    1991年04期 245-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3 ]
  • 荧光光谱法测定血清中维生素D_3含量

    李好枝,尚宏伟,刘长君

    本文采用乙腈除蛋白的方法对血清进行了预处理。维生素D_3与荧光试剂(硫酸-乙醇溶液)的反应条件选择采用均匀设计。荧光分析条件为:激发波长(λ_(ex))427nm,荧光波长(λ_(em))490nm.维生素D_3浓度在0.1~10.0μg/m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81)。人血清中维生素D_3的平均回收率达97.5%以上。精密度也很好,日内变异系数为1.8%(n=6),日间变异系数为4.5%(n=8)以下。并用本法检出服药后血清中维生素D_3的浓度。

    1991年04期 248-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5 ]
  • L-亮氨酸、L-异亮氨酸生物合成调节机制的初步研究

    袁杰利,李福德

    本文比较了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rn flavum)T6-13及其积累异亮氨酸突变株AS110,积累亮氨酸突变株S-23的苏氨酸脱氨酶(TDase)、乙酰乳酸合成酶(AHAase)和转氨酶(TAase)的相对活性及其受各种支链氨基酸反馈调节的程度。在S-23菌株内,AHAase活力增加并受支链氨基酸反馈调节程度减弱,同时TDase活力降低,导致S-23菌株大量积累亮氨酸,不积累异亮氨酸。在AS110菌株内,AHAase和TDase活力增强,并受支链氨基酸反馈调节能力降低,导致AS110菌株大量积累异亮氨酸。据此实验,初步探讨了亮氨酸、异亮氨酸生物合成调节机制。

    1991年04期 253-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1 ]
  • 由DL-5-苯乙内酰脲酶法生产D-苯甘氨酸的菌种选育

    马莉,齐秀兰,刘丽宏

    本实验以假单孢菌Pseudomonas SP.27为出发菌株由DL-5-苯乙内酰脲发酵生产D-苯甘氨酸。野生菌产量为15.85μg/ml.首先对其进行紫外诱变处理1min,筛选出菌株Q_6,其产量为256.7μg/ml.然后用Q-6制备球形体,进行亚硝基胍诱变处理60min,得到Q_(68)菌株,其产量为453.4μg/ml.

    1991年04期 258-261+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1 ]
  • 双(β-烷氧羰乙基)二澳化锡的合成

    王圣符,胡春,赵金明

    本文以β-溴丙酸甲酯和锡直接反应合成了双甲氧羰乙基二溴化锡,并通过熔点测定、红外光谱和~1HNMR谱确认了该化合物。

    1991年04期 262-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5 ]
  • 辽东橡木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姜永涛,徐绥绪,陈英杰,姚新生

    从辽东楤木根皮中分得22个单体化合物。利用化学和光谱等理化方法首批鉴定了其中6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胡萝卜甙(daucosterol),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甙,槐木皂甙A(araloside A)和蔗糖(sucrose)。除齐墩果酸和楤木皂甙A外,其余4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已知化合物。其余化合物待陆续发表。

    1991年04期 265-268+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00 ]
  • 栽培银柴胡化学成分的研究

    王英华,邢世瑞,刘明生,陈英杰,安川宪,潼户道夫

    从栽培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L.vat.lanceolata Bge.的根中分析鉴定了7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气相色谱及光谱分析鉴定为α-菠甾醇(α-spinasterol)(1),β-谷甾醇(β-sitosterol)(2),豆甾醇(stigmasterol)(3),豆甾-7-烯醇(stigmast-7-enol)(4),α-菠甾醇葡萄糖甙(α-spinasterol glucosido)(5),豆甾-7-烯醇葡萄糖甙(stigmast-7-enol glucoside)(6),及银柴胡环肽(stellaria cy(?)lapeptide)(7).

    1991年04期 269-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9 ]
  • 淫羊藿甙扩张脑血管作用的研究

    王敏,刘崇铭,张宝凤

    本实验用麻醉家兔和狗以电磁流量计测定了淫羊藿甙(EI)对脑血流的作用,结果表明,动脉和静脉给予EI均能显著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腑血管阻力。EI增加脑血流的作用与罂粟碱(Pap)相似,作用强度虽弱于Pap,但作用时间较Pap长。

    1991年04期 272-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5 ] |[阅读次数:111 ]
  • 异搏定对肾脏功能和形态的保护作用

    张步振,黄丽娜,葛庆华,宁天枢

    本实验观察了家兔甘油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异博定对肾脏功能和形状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异博定能增加肌酐清除率,降低血尿素氮和滤过钠排泄分数,可以保护肾小球、肾小管的细胞结构,有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伤前和伤后立即给药效果好,其机制与异搏定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保护小管细胞的功能等因素有关。

    1991年04期 277-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8 ]
  • L-亮氨酸产生菌菌种选育

    来彩霞,李福德

    <正> L-亮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卫生及食品方面。L-亮氨酸的生产有三种方法。一是从蛋白质水解液中提取,产品的收率低、价格高。二是化学合成法,产品为DL-型的混合物。最后一种方法为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简便,产品价格低。本试验以黄色短杆菌T_(6-13)为出发菌株筛选L-亮氨酸产生菌,获得一株抗2-TA。AHV.AEC三种氨基酸结构类似物突变株R19,它可以积累L-亮氨酸8.2mg/ml,经培养条件考查,它可产16.3mg/ml的L-亮氨酸。

    1991年04期 282-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L-亮氨酸提取的研究

    来彩霞,李福德

    <正> L-亮氨酸属于分枝链氨基酸,由于它在性质上与缬氨酸、异亮氨酸等比较相似,因此提取收率较低,造成产品的成本增加。本文则采用离子交换法对发酵液中亮氨酸的提取做了一些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离子交换树脂732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上海树脂厂),离子交换柱在直径3cm,高45cm的玻璃柱中装处理好的树脂150g.

    1991年04期 285-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8 ]
  • 人工熊胆的化学研究

    王永金,杨泽民

    <正> 熊胆为贵重中药材,来源不同,质量差异很大。其质量优劣以中国药典77年版,分为“金胆”、“铁胆”、“菜花胆”三种,以金胆为上品。模拟天然熊胆而研制的人工熊胆,是以“金胆”为质量依据的。人工熊胆含有各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各种胆汁酸,胆固醇和胆红素。其质量特征是含有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钠,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钠,TUDCA与TCDCA是差向异构体,同时存在。本文用薄层扫描谱、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导数光谱等现代分析方法,对人工熊胆、天然熊胆和引流熊胆进行了综合光谱分析比较,认为其质量与天然熊胆(金胆)接近,优于引流熊胆。

    1991年04期 286-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3 ]
  • 辽东楤木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

    姜永涛,徐绥绪,姚新生,陈英杰

    <正> 辽东楤木(Aralia elata)系五加科楤木属植物,具有补气安神、强精滋肾、祛风活血、除湿止痛的功能,用以治疗神经衰弱、风湿性关节炎、肝炎、糖尿病、胃痉挛、外伤出血以及阳虚气弱、肾气不足等症。我们从辽东楤木的根皮中分得22个化合物,利用理化和光谱方法鉴定了17个化合物,其余化合物的结构还在鉴定中。这些化合物除β-谷甾醇(A_2),齐墩果酸(A_3),楤木皂甙A(A_(12)),楤木皂甙C(A_(15))外,其余1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分别是二十四碳

    1991年04期 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118 ]
  • 抗癌植物药的开发研究 Ⅵ 城口唐松草中唐松草新碱的含量测定研究

    周誉,郭允珍,孟宪纾

    <正> 唐松草新碱(Thalidasine)属双苄基异喹啉型生物碱,药理实验证明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其制剂曾用于临床。但由于缺乏原料,因而限制了其制剂生产及临床应用。鉴于我国唐松草属植物资源丰富,有必要建立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重现性好的测定植物中唐松草新碱含量的方法,以便准确有效地开发利用国产唐松草属植物。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城口唐松草(Thalictrum fargesii Franch ex Fin.et Gagnep)根中唐松草新碱的含量。两种方法所测的结果基本一致,但前者较后者快速、灵敏、重现性好。

    1991年04期 291-292+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6 ]
  • 线性规划法同时测定撒痛风注射液中三组分的含量

    钱承玉,刘世庆,刘卫国

    <正> 分光光度分析法是应用较广的分析方法之一,复方制剂由于组分多,测定方法复杂,组分与组分,组分与辅料间常存在干扰,使组分的含量测定需要进行繁琐的分离手续。近年来,计算分光光度法的发展,使同时测定复方制剂中多组分含量的研究工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经典的解联立方程组,到最小二乘法,岭回归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动态规划法和最优化方法等。上述测定方法各有其优点,值得作进一步探讨。撒痛风注射液是含有水杨酸钠、咖啡因和安替比林三个组分的复方制剂。本文采用对偶单纯形法解线性规划,并编写了程序,用PC-1500计算器进行计算,对撒痛风注射液进行了同时含量测定。水杨酸钠、安替比林和咖啡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99.7和99.5%,变异系数分别为0.66,0.47和0.99%.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1991年04期 293-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4 ]
  • 益母草研究概况

    陈济民

    <正> 益母草为唇形科益母草属(Leonurus)植物,我国药用最普遍的一种,其学名应是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益母草为较常用中药,在中医药文献中记载其功用主治为活血、祛瘀,调经、消水。早期研究认为益母草制剂及其所含化学成分对兔、豚鼠、犬的离体子宫有直接兴奋作用,并与脑垂体后叶素相似,但作用较弱。益母草中含生物碱成分,其中有益母草碱,益母草定、益母草宁、益母草碱甲、乙,水苏碱等。在1978年以前益母草单方制剂有益母草膏及益母草注射液。为子宫收缩药,用于止血,调经、子宫复原不全等。

    1991年04期 296-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5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66 ]
  • Allium属植物的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

    吴雁,彭军鹏,姚新生

    <正> Allium属属于百合科(Liliaceae)植物,品种繁多,仅我国就有110种,本属植物多为各国人民喜爱的食品,不少并可供作药用。人们对于Allium属植物中活性成分的研究始于本世纪初,1930年法国学者第一次申请了大蒜药物制剂的专利。40年代以后,日本、美国、奥地利、法国等国的学者纷纷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申请专利,其中除了药品而外,还有保健品和美容品。特别是70年代以来,对于Allium属植物中非挥发性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非常深入,很可能为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抗血栓、抗癌等提供一类新型药物。本文着重对Allium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1991年04期 299-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35 ]
  • 环磷酰胺及其烃化代谢物的体内分析方法

    潘卫三,胡晋

    <正>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癌药物,它在体外并无药理活性,需在体内经肝微粒体酶转化为与氮芥结构类似的活性代谢物,才能发挥出毒杀癌细胞的作用。所以,在对CP进行药理学、药剂学、药代动力学和临床血药浓度监测的研究中,检测CP及其烃化代谢物在生物体液中的含量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迄今为止,国内外许多学者建立的CP的各种体内分析方法主要有:NBP比色法、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GC法、极谱法、HPLC法、TLC法、FD-MS和生物分析法。本文对这些方法做一回顾,并分别加以详述。

    1991年04期 304-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9 ]
  • XSG-4型水处理机用于塔式蒸馏器的防垢和除垢

    陈如海,胡力荣

    <正> 据文献报道,蒸馏器在使用1000h后,其出水量下降40%。在使用高硬度常水(每立升常水氧化钙含量超过10mg)的地区,其出水量减少更为明显。主要原因是铜质冷凝管壁结垢影响导热所致。目前常水的软化主要用化学方法来完成。常用离子交换树脂来进行,其法占地面积大,成本高,交换后常水流量满足不了大型蒸馏器所需冷凝用常水流量。制药工业一般用于流出蒸馏水的除氨。且此法只能防垢,根本不能除垢。有人介绍用pH值为2的盐酸溶液以耐酸循环泵除去蒸馏器冷凝管中的水垢,但该操作费时且繁琐。尚须不断测循环水中pH值以防钢质溶解,此法也只能除去碳酸盐形成的水垢。

    1991年04期 309-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0 ]
  • 沈阳药学院学报1991年(第8卷1~4期,总46~49期)总目次

    1991年04期 311-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