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玲宇;张宇;韩飞;焦成美;李三鸣;
目的考察包衣处方对盐酸文拉法辛口服微孔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药的影响,并优选最佳包衣处方。方法考察聚乙二醇400(PEG400)的用量、包衣增量、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种类和用量4个因素对释放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包衣处方。结果盐酸文拉法辛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体外释药符合零级释放规律,释药速率受致孔剂、增塑剂、衣膜厚度的影响均较大。结论通过对包衣处方的优化,盐酸文拉法辛口服微孔渗透泵控释片能够恒速释药。
2008年08期 No.151 593-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37 ] - 桑艳双;刘薇;王安娜;宋洪涛;何仲贵;
目的筛选布洛伪麻自微乳化释药系统处方,并考察其溶出度。方法通过绘制假三元相图、乳化后的外观及粒径的测定筛选最佳处方;以市售软胶囊为参比制剂测定自微乳化胶囊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考察自微乳化后药液的稳定性。结果最优处方为1,2-丙二醇、Tween80、油酸乙酯3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5∶40∶45。自微乳化制剂中布洛芬在3种溶出介质中溶出无差异,45 min时溶出度均达80%以上,而市售软胶囊在蒸馏水、0.1 mol.L-1盐酸中,60 min布洛芬的溶出度不到40%。结论自微乳化制剂中布洛芬的溶出不受介质的影响。
2008年08期 No.151 598-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28 ] - 王琛;邹梅娟;陈彬彬;冯金华;郑丹;程刚;
目的制备多维元素胶囊,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技术制备维生素微丸及微量元素微丸,采用直接滴定法、HPLC法等测定制剂中药物成分的含量;进一步研究抗氧剂、包衣增量等因素对制剂中主药含量的影响,并对制剂稳定性进行初步探讨。结果抗氧剂BHT、枸橼酸的加入以及欧巴代薄膜包衣能显著增强制剂稳定性,提高制剂质量。长期、加速试验结果表明制剂稳定性良好。结论挤出-滚圆法可用于制备多维元素胶囊;抗氧剂、薄膜包衣可提高该制剂稳定性。
2008年08期 No.151 603-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4 ] - 王浩;邓英杰;
目的制备水化后粒径较小且分布较窄的,具有良好稳定性的紫杉醇冻干脂质体。方法以商品大豆磷脂为膜材,采用薄膜分散-微孔滤膜挤出(或高压均质)-冷冻干燥工艺制备冻干脂质体产品,采用HPLC和微柱离心-HPLC法测定冻干脂质体重建后的含量及包封率。并以加速和长期实验来证实该产品的稳定性。结果薄膜分散-微孔滤膜挤出-冷冻干燥工艺制备的紫杉醇冻干脂质体粒径均一,在130 nm左右,其对药物的包封率较高,可保证在90%以上,储存半年后紫杉醇的含量及包封率均未有降低。结论薄膜分散-微孔滤膜挤出-冷冻干燥工艺是制备紫杉醇脂质体的可工业化生产的方法。
2008年08期 No.151 609-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61 ] - 肖若兰;徐晖;邓意辉;
目的研究草乌甲素的降解动力学,考察影响草乌甲素降解的因素。方法采用经典恒温法进行实验,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草乌甲素的含量。结果草乌甲素的降解呈伪一级动力学,主要受OH-催化。温度升高,草乌甲素降解速率增加。草乌甲素的最稳pH值范围为3~5。草乌甲素在pH 7~9时的降解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48.04、137.65和102.36 kJ.mol-1,室温(25℃)时的t0.9分别为1 054.00、95.82、7.42 h。碱性条件下,离子强度增加,表观降解速率常数减小。结论草乌甲素的降解反应为伪一级反应。温度、pH值和离子强度显著影响草乌甲素的降解反应。
2008年08期 No.151 615-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4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1 ]
- 梁东;李宁;肖皖;张鹏;马忠俊;李铣;
目的对中药华东蓝刺头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型反相HPLC等方法分离纯化,1H-NMR1、3C-NMR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华东蓝刺头根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3,4-二羟基丁炔-1)-2,2′-联噻吩[5-(3,4-dihydroxy-but-1-ynyl)-2,2-′bithiophene,1]、2-(戊二炔-1,3)-5-(3,4-二羟基-丁炔-1)噻吩[2-(penta-1,3-diynyl)-5-(3,4-dihydroxybut-1-ynyl)thiophene,2]2、-(丙炔-1)-5-(5,6-二羟基-己二炔-1,3)噻吩[2-(pro-1-ynyl)-5-(5,6-dihydroxyhexa-1,3-diynyl)thiophene,3]、木犀草素(luteolin,4)、筋骨草甾酮C(ajugasterone C,5)、丁香苷(syringin,6)、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7)、菜蓟素(cynarin,8)。结论化合物5、7、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2008年08期 No.151 620-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3 ] - 刘丹;李占林;李艳芝;华会明;刘明生;
目的研究红厚壳(Calophyllum inophyllumL.)茎叶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Sephadex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1)、豆甾醇(stigmasterol,2)c、lovane-2β,9-αdi-ol(3)、12-methoxyinophyllum D(4)、calophyllic acid和isocalophyllic acid(5)i、nophyllum D(6)、calo-phyllolide(7)、莽草酸(shikimic acid,8)、没食子酸(gallic acid,9)、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10)。结论化合物1和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2008年08期 No.151 623-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5 ] - 李占林;李丹毅;吴瑛;华会明;
目的对金莲花水提物中具有体外抗菌活性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藜芦酸(1)、苯甲酸(2)、(R)-10,16-二羟基十六烷酸(3)、芹菜素(4)、木犀草素(5)、鼠尾草素(6)和槲皮素(7)。结论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2008年08期 No.151 627-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5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103 ] - 代英辉;崔征;王东;李建林;
目的研究苍耳子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利用NMR和MS等方法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苍耳子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被鉴定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丁二酸(3)、阿魏酸(4)、3-甲氧基-4-羟基桂皮醛(5)、咖啡酸(6)、5-O-咖啡酰奎宁酸甲酯(7)。结论化合物5和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2008年08期 No.151 630-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9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10 ] - 于明;李占林;李宁;李铣;
目的对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 Buch-Ham ex D.Don)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山柰酚(2)、槲皮苷(3)、原儿茶酸(4)、没食子酸(5)、原儿茶酸乙酯(6)、没食子酸乙酯(7)、香草酸(8)、1,5,7-三羟基-3-甲基蒽醌(9)、琥珀酸(10)、5-羟甲基糠醛(11)。结论化合物6、7、9、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2008年08期 No.151 633-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6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113 ] - 赫军;羡冀;宋莹莹;宋少江;
目的研究白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法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白蔹的乙酸乙酯萃取液中分离得到8个已知成分,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1)、原儿茶酸(2)、龙胆酸(3)、白藜芦醇(4)、大黄素(5)、羽扇豆醇(6)、β-谷甾醇(7)、胡萝卜苷(8)。结论化合物2和3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2008年08期 No.151 636-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7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85 ] - 吴兆华;王立波;高慧媛;孙博航;黄健;吴立军;
目的喙荚云实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喙荚云实的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amyrin(1)、Caffeine(2)、Caesalmin C(3)、Caesalmin D(4)、Caesalpin F(5)、β-谷甾醇(-βsitosterol,6)、胡萝卜苷(Daucosterol,7)。结论化合物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化合物6,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2008年08期 No.151 639-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29 ]
- 申涛;徐海燕;姜煜;栾爽;赵怀清;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畅鼻通颗粒中桂皮酸、黄芩苷和黄芩素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DiamonsilTMC18(4.6 mm×20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体积分数为1%的冰醋酸水溶液(体积比为65∶20∶11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桂皮酸在0.82~8.20 mg.L-1内,黄芩苷在31.00~310.00 mg.L-1内,黄芩素在3.20~32.00 mg.L-1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9、0.999 9和0.999 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1%、100.5%和101.4%;精密度RSD均小于2.0%。结论RP-HPLC法可用于畅鼻通颗粒的质量控制。
2008年08期 No.151 642-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5 ] - 董宇;王晓黎;高广慧;
目的建立定性及定量检测中药制剂中非法掺入的氢氯噻嗪的专属性方法,并对6批市售药品进行检测。方法采用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选用C18色谱柱,以甲醇-乙腈-水(体积比为10∶25∶65)为流动相,对中药制剂的提取液进行分析。结果在6批受试制剂中,3批被检测出非法掺有合成药氢氯噻嗪,其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141%、0.149%和2.625%。结论该法可以作为分析检测非法降压制剂的有效方法。
2008年08期 No.151 646-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0 ] - 沈振铎;陈晓辉;熊丽;毕开顺;
目的建立评价五味子和南五味子质量的GC指纹图谱分析和鉴定方法。方法利用GC方法测定了26批五味子药材,其中14批为北五味子,12批为南五味子。样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挥发油提取。气相色谱条件:DB-17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样口温度230℃,检测器温度250℃,柱温以50℃为起始温度,保持2 min,以10℃.min-1升温至130℃,保持20 min,以30℃.min-1升温至190℃,保持6 min,以10℃.min-1升温至210℃,保持3 min。载气为氮气,流速为1.2 mL.min-1,进样方式为分流进样,分流比50∶1,进样量为1μL。结果确定了北五味子挥发油类成分中的28个共有峰,南五味子挥发油类成分中的16个共有峰。根据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结果,将北五味子药材分为2类,南五味子药材分为2类。同时利用指纹图谱方法对南、北五味子进行了鉴别。结论本方法可为科学评价与鉴定五味子药材质量提供方法。
2008年08期 No.151 650-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7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119 ] - 康博欣;王冬梅;王强;赵怀清;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心宁片中芍药苷、阿魏酸和芦丁含量的RP-HPLC法。方法采用RP-HPLC法,以甲醇-乙腈-质量分数为1%的冰醋酸水溶液(体积比为25∶3∶70)为流动相,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00 mm×4.6 mm,5μ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芍药苷、阿魏酸和芦丁分别在51.02~510.20、1.08~10.80和19.04~190.40 mg.L-1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9、0.999 9和0.999 6。方法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0.5%(RSD=1.0%)、100.4%(RSD=0.8%)和100.4%(RSD=0.9%)。结论RP-HPLC法可为心宁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2008年08期 No.151 656-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37 ] - 陈文生;张明时;夏品华;刘红强;张永萍;
目的建立地苦胆涂膜剂中盐酸巴马汀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用甲醇做溶剂超声提取,使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浓度为0.025 mol.L-1的磷酸缓冲溶液(PH)(体积比为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0 nm。结果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1%,RSD为1.3%。结论HPLC法可以用于测定地苦胆涂膜剂中盐酸巴马汀的含量。
2008年08期 No.151 660-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