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Periodicals Department of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访问量:767294

药剂

  • 吉非替尼脂质体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何琳;李哲;马艳铃;邓意辉;

    目的制备吉非替尼(gefitinib,GFB)脂质体,建立GFB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乙二胺四乙酸铵(ammonium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ate,NH4EDTA)梯度法制备吉非替尼脂质体(gefitinib lipo-some,GFBL),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GFB的含量,检测波长为350 nm。结果实验条件下所用辅料对GFB的测定无干扰,GFB质量浓度在6.0~14.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回收率在100.3%~101.9%内,日内及日间RSD均小于2%(n=3),制得GFBL的平均包封率为78.1%。结论乙二胺四乙酸铵梯度法可用于制备GFBL;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用于GFBL的含量测定。

    2012年01期 v.29;No.192 1-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7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12 ]

药化

  • 辽东楤木叶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张艳;胡燕;赵雷;李玲芝;胡冲;宋少江;

    目的对辽东楤木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制备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和纯化,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辽东楤木叶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glucocaulophyllogenin(1)、glycoside st-B(2)、silphioside E(3)、山萘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4)、槲皮素(5)。结论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4为首次从楤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辽东楤木中分离得到。

    2012年01期 v.29;No.192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5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15 ]
  • 山楂核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赵雷;李玲芝;彭缨;宋少江;

    目的对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核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制备HPLC,重结晶等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山楂核体积分数为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hreo-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3-hydroxypropyl)-2-methoxyphenoxy]-1,3-propanediol(1)、erythro-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3-hydroxypropyl)-2-methoxyphenoxy]-1,3-pro-panediol(2)、3-(4-hydroxy-3-methoxyphenyl)-3-methoxypropane-1,2-diol(3)、2-[4-(3-hydroxyprop-yl)-2-methoxyphenoxy]propane-1,3-diol(4)。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山楂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2012年01期 v.29;No.192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7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25 ]
  • 金莲花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Ⅱ)

    魏金霞;李丹毅;华会明;李占林;

    目的研究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unge)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柳穿鱼黄素(pectolinarigenin,1)、刺槐素(acacetin,2)、蓟黄素(cirsimaritin,3)、荭草苷(orientin,4)、2″-O-(2-甲基丁酰基)-异当药黄素(2″-O-(2-methylbutyryl)-isoswertisin,5)、七叶内酯(esculetin,6)、2-(4'-羟基苯基)-1-硝基乙烷(2-(4'-hydroxyphenyl)-1-nitroethane,7)、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8)、藜芦酸甲酯(methyl veratrate,9)、E-对-香豆酸甲酯(methyl E-p-coumarate,10)、香草酸(vanillic acid,11)、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nic acid,12)、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ethyl p-hydroxybenzoate,13)、金莲花碱(trolline,14)。结论化合物1~2,6~10为首次从金莲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13为首次从金莲花中分离得到。

    2012年01期 v.29;No.192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0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151 ]
  • 磷酸氟达拉滨的有关物质研究

    赵金龙;程宣;郑枫;尹璐;贾娴;季锡平;

    目的制备磷酸氟达拉滨的3个特定杂质,以加强磷酸氟达拉滨原料药和制剂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首次以9-β-D-阿拉伯呋喃糖-2-氟腺嘌呤-5'-磷酸酯(磷酸氟达拉滨)为起始原料,分别合成9-β-D-阿拉伯呋喃糖-2-羟基腺嘌呤-5'-磷酸酯(杂质A)和9-β-D-阿拉伯呋喃糖-2-乙氧基腺嘌呤-5'-磷酸酯(杂质F);以9-β-D-阿拉伯呋喃糖-2-氟腺嘌呤(氟达拉滨)为起始原料,经磷酰化、水解反应合成9-β-D阿拉伯呋喃糖-2-氟腺嘌呤-3',5'-二磷酸酯(杂质C)。采用制备色谱对以上3个杂质进行纯化。结果制备了磷酸氟达拉滨3个特定杂质,并通过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等方法进行了结构鉴定。结论制备的化合物可作为磷酸氟达拉滨原料药和制剂产品质量控制的杂质对照品,可对特定杂质进行准确的定性定量控制。

    2012年01期 v.29;No.192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6 ]
  • 水蓼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黄健;侯朋艺;吴立军;高慧媛;

    目的对中药水蓼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凝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等分离方法对体积分数为75%的水蓼全草乙醇溶液提取物进行成分分离,通过谱学分析方法结合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蒲公英萜酮(taraxerone,1)、木栓烷醇(friedelanol,2)、乌索酸(ursolic acid,3)、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4)、3β,13β-二羟基-11-烯-28-乌索酸(3β,13β-dihydroxy-urs-11-en-28-oic acid,5)、没食子酸(gallic acid,6)、(-)-clovane-2,9-diol(7)、槲皮素(quercetin,8)、槲皮苷(quercitrin,9)、芦丁(rutin,10)。结论化合物5、7为从蓼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1~4为从水蓼中首次分离得到。

    2012年01期 v.29;No.192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6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11 ]

药分

  • 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镇咳宁糖浆中盐酸麻黄碱、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

    刘永利;袁浩;李冬梅;冯丽;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镇咳宁糖浆中盐酸麻黄碱、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Shim-pack VP-ODS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体积分数为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5 nm(盐酸麻黄碱)、237 nm(甘草苷与甘草酸);流速:1.0 mL.min-1。结果盐酸麻黄碱、甘草苷、甘草酸质量浓度分别在6.222~414.8 mg.L-1、2.335~116.7 mg.L-1、12.45~415.0 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为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2%、103.0%和98.24%。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可作为镇咳宁糖浆的质量控制方法。

    2012年01期 v.29;No.192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4 ]
  • 蝉蜕中乙酰多巴胺二聚体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多组分测定及其在药材中的分布

    杨璐;李国玉;王航宇;张珂;王金辉;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蝉蜕药材中3种乙酰多巴胺二聚体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考察其在药材中的分布。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开口ODS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进行分离纯化,得到3种乙酰多巴胺二聚体,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对3种乙酰多巴胺二聚体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样品中3种成分的色谱峰能达到基线分离,线性良好。不同部位3种成分的含量差别极大:前螯中3种成分含量最高;腹部含量最低,仅为前螯中含量的1/3;头部和胸部含量相近,约为前螯中含量的1/2。结论所用UPLC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蝉蜕药材中3种乙酰多巴胺二聚体成分的含量测定。鉴于各部分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太大,建议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注意药材的完整度,或者取样的均匀度。

    2012年01期 v.29;No.192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5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67 ]
  • RP-HPLC法测定刺五加中紫丁香苷和异秦皮啶的含量

    袁霞;刘唯芬;张艳君;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刺五加中紫丁香苷和异秦皮啶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体积分数为1%乙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5 nm(0 min),341nm(11 min)。结果紫丁香苷和异秦皮啶质量浓度分别在26.0~435 mg.L-1(r=0.999 7)和0.270~4.50 mg.L-1(r=0.999 6)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01%(RSD=1.2%,n=6)和97.53%(RSD=1.1%,n=6)。结论该方法可同时测定刺五加药材中紫丁香苷和异秦皮啶的含量。

    2012年01期 v.29;No.192 36-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3 ]
  • 浊点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槲寄生中3种黄酮的含量

    范荣华;赵云丽;苏畅;谢瑶;闫敬敬;于治国;

    目的采用浊点萃取法富集槲寄生中的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鼠李秦素-3-O-β-D-葡萄糖苷、鼠李秦素-3-O-β-D-(6″-β-羟基-β-甲基戊二酸半酯)葡萄糖苷,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方法采用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14)作为萃取剂,色谱柱为Synergi C18柱(250 mm×4.6 mm,4μm),流动相为乙腈(A)和体积分数0.5%乙酸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58 nm。结果测得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鼠李秦素-3-O-β-D-葡萄糖苷、鼠李秦素-3-O-β-D-(6″-β-羟基-β-甲基戊二酸半酯)葡萄糖苷质量浓度分别在2.093~41.86、1.200~24.00、0.861 0~17.22 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2%、95.6%、94.5%。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可作为槲寄生药材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2012年01期 v.29;No.192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4 ]
  • RP-HPLC法同时测定叶下珠中没食子酸、柯里拉京和短叶苏木酚的含量

    闫小玉;孙蒙;杨国光;毕开顺;陈晓辉;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叶下珠中没食子酸、柯里拉京和短叶苏木酚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体积分数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30℃。结果没食子酸、柯里拉京和短叶苏木酚的质量浓度分别在5.300~106.7 mg.L-1(r=0.999 8)、2.00~40.6 mg.L-1(r=0.999 7)、0.270~5.42 mg.L-1(r=0.999 7)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没食子酸、柯里拉京和短叶苏木酚的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7.9%、101.7%、100.2%,RSD分别为1.8%、1.8%、2.7%。结论该分析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更好地控制叶下珠药材的质量提供方法。

    2012年01期 v.29;No.192 45-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67 ]
  • 芫花挥发油成分GC指纹图谱研究

    杨国光;邢航;闫小玉;俞悦;毕开顺;陈晓辉;

    目的建立芫花挥发性成分的GC指纹图谱,为芫花药材的鉴别及品质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C色谱法对所采集的不同地区的芫花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建立G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进行聚类分析和相似度比较。结果 GC指纹图谱对芫花中主要成分均得到较好分离,根据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处理结果,不同地区的芫花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存在一定差别。结论该法为芫花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2012年01期 v.29;No.192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25 ]
  • 2-甲基-β-环糊精作为手性选择剂对5种药物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拆分研究

    马晓伟;左莉华;徐淑英;郭兴杰;

    目的以2-甲基-β-环糊精(2-O-methylated-β-cyclodextrin,2-O-M-β-CD)为手性添加剂,利用毛细管电泳法(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对消旋体药物甲溴后马托品、氧氟沙星、酮康唑、利阿唑和卡维地洛进行拆分研究。方法考察了背景电解质溶液的pH值、2-O-M-β-CD浓度、缓冲盐浓度对分离的影响,优化了分离条件。结果在最佳分离条件下,甲溴后马托品、氧氟沙星、酮康唑、利阿唑对映体达到完全分离,分离度分别为3.6、2.8、1.7、1.5;卡维地洛对映体分离度达到1.4。结论所建立的毛细管电泳法适于除卡维地洛外其余4种药物的对映体分离。

    2012年01期 v.29;No.192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72 ]
  • 大鼠血浆中山奈酚的HPLC测定法及其在药物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冀召帅;韩佳容;邹梅娟;聂鑫;王雪;程刚;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山奈酚质量浓度的HPLC法,并用于山奈酚经灌胃给药后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方法大鼠灌胃给予200 mg.kg-1山奈酚混悬液,于给药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样,以非那西丁为内标,VC为抗氧剂,采用2 mol.L-1盐酸,80℃水浴水解30 min后用乙醚萃取的方法处理血浆样品。采用RP-HPLC法测定山奈酚血药质量浓度,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体积分数为0.05%磷酸溶液(体积比40∶6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70 nm,柱温为40℃。结果血浆中内源性物质对山奈酚测定无干扰,线性范围为0.050~10 mg.L-1,r=0.998 5,回收率、准确度及日内、日间精密度均符合生物样品测定要求,定量下限(LLOQ)为50μg.L-1。山奈酚主要药动学参数为AUC0-t=129.2 mg.h.L-1,ρmax=7.39mg.L-1,tmax=9.0 h,t1/2=8.3 h。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适用于山奈酚大鼠血药质量浓度测定及体内药动学研究。

    2012年01期 v.29;No.192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4 ]
  • LC-MS/MS法快速分析大鼠尿液中他喷他多的代谢物

    姜雪;金艺;徐海燕;徐萍蔚;翟南南;袁波;

    目的建立快速分析大鼠尿液中他喷他多代谢物的方法。方法大鼠灌胃给予他喷他多,收集空白和给药后0~12 h尿液,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采用多离子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monitoring,MRM)及二级全扫描质谱(full scan MS2)方式,分析尿液中他喷他多的代谢物。结果在大鼠尿液中发现了他喷他多原形药物及其15种代谢物,首次发现了他喷他多脱氢化合物、他喷他多脱氢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大鼠尿液中他喷他多代谢物结构及代谢路径分析。

    2012年01期 v.29;No.192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5 ]
  • HPLC法同时测定苦碟子注射液中4种成分的含量

    刘冰洁;彭缨;周玲艳;李玲芝;宋少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苦碟子注射液中绿原酸、木犀草素-7-O-龙胆二糖苷、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含量的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Agela Pro-mo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体积分数为1.0%乙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50 nm。结果绿原酸、木犀草素-7-O-龙胆二糖苷、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0.730~5.84 mg.L-1、0.530~4.24 mg.L-1、0.990~7.92 mg.L-1和2.00~16.0 mg.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99.9%、99.6%和100.6%,RSD分别为0.8%、1.1%、1.0%和0.6%(n=5)。结论该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结果准确,为苦碟子注射液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2012年01期 v.29;No.192 70-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6 ]

中药研究

  • 骨疏丹提取物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研究

    信长颖;刘彦杉;张上上;熊志立;郭兴杰;李发美;

    目的筛选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骨疏丹提取物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总黄酮、总香豆素的转移率及其在固形物中的质量分数之和(纯度)为指标,通过动态吸附-解吸正交试验对影响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因素进行优化,用HPLC法测定优选工艺纯化前后固形物中5种活性成分的质量浓度,计算其含量质量分数,并验证工艺的可靠性。结果 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骨疏丹提取物的上样质量浓度为0.250 kg.L-1(生药质量浓度),上样体积为2.5倍树脂柱床体积(body vol-ume,BV),吸附速率2 BV.h-1,水洗体积5 BV。用体积分数为80%乙醇溶液洗脱5 BV,洗脱速率5 BV.h-1。纯化后总黄酮转移率为60.2%,总香豆素转移率为81.2%,固形物中总黄酮、总香豆素质量分数之和(纯度)为60.1%,约为纯化前的3倍。固形物中5种活性成分质量分数之和为纯化前的3.5倍。结论纯化工艺简单、稳定,提高骨疏丹中活性组分的含量,减少药物服用量。

    2012年01期 v.29;No.192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9 ]

综述

  • 试论产地加工方法对北沙参质量的影响

    高芳;王欢;原忠;

    目的探讨传统的北沙参产地加工方法的合理性,试论北沙参去除根外皮对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文献和作者近来的研究结果,总结归纳了北沙参在去除外皮前后,药材中有效成分和杂质的含量变化。结果与结论去除根外皮有利于改善北沙参药材外观质量,但也造成部分有效成分含量下降,应对外皮进行开发利用。

    2012年01期 v.29;No.192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10 ]

  •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正>《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是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医药类科技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药剂、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中药研究、生物药学、临床药学、医药经济等学科的科技动态和科研成果。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本刊接收校内外的稿件,并对优秀稿件(基金项目等)给予优惠。1投稿注意事项

    2012年01期 v.29;No.192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