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Periodicals Department of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访问量:902982

药剂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维生素K2口服亚微乳的处方

    时佳;宋艳志;李宣;陈杰鹏;段丽丽;邓意辉;

    目的借助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确定维生素K_2口服亚微乳的最优处方。方法采用微射流法制备维生素K_2口服亚微乳;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乳剂的平均粒径(mean diameter,MD)、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离心稳定性常数(centrifugal stability contant,K_E)和冻融稳定性常数(freeze-thawing stability constant,K′_F)为评价指标,考察处方中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大豆卵磷脂及中链甘油三酸酯的用量对制剂的影响,预测最优处方。结果优选的最优处方为m(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m(大豆卵磷脂):m(中链甘油三酸酯)=2.0∶0.5∶5.0。采用最优处方制得的维生素K_2口服亚微乳平均粒径为(104.7±2.4)nm,变异系数为0.441±0.090,离心稳定性常数为3.20±0.43,冻融稳定性常数为2.05±0.21,实验结果与预测值相比偏差较小。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所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用于维生素K_2口服亚微乳的处方优化。

    2017年06期 v.34;No.257 443-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 ]
  • 格列美脲结晶抑制剂对其固体分散体的影响

    李静媛;何仲贵;王齐放;

    目的快速地筛选格列美脲的结晶抑制剂,比较不同结晶抑制剂对其制备的格列美脲固体分散体的影响。方法通过溶剂改变法制备格列美脲的过饱和溶液,筛选出药物具有明显沉降趋势的过饱和度。进一步考察Soluplus、VA64、HPMC-E5、PVP K30、F68、PEG6000和PEG4000等聚合物抑制格列美脲的过饱和溶液的沉降能力,选择有抑晶作用的聚合物制备格列美脲固体分散体。考察溶出较好的固体分散体在非漏槽条件,pH4.5的PBS溶液中维持药物过饱和溶液的能力,并用偏光显微镜法、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法和红外光谱法考察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结果格列美脲过饱和溶液在过饱和度约为68.20时,沉降趋势明显。聚合物对格列美脲的抑晶作用强弱为:Soluplus>HPMC-E5>PVP K30≥VA64>F68>PEG4000≥PEG6000,选取Soluplus、VA64、HPMC-E5和PVP K30为载体。采取溶剂法制备格列美脲固体分散体,不同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都可在药物与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4或1∶7时,在pH7.8PBS溶液中达到最大累计溶出量,且4h不沉降。固体分散体在非漏槽条件pH4.5的PBS溶液中维持药物过饱和溶液的能力同结晶抑制剂筛选的结果一致,而且只有VA64制备的固体分散体的抑晶作用和载体量成正相关。根据偏振光显微镜法、差示扫描量热、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考察结果,格列美脲在对其具有抑晶作用的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中以无定型或分子形式存在。结论格列美脲结晶抑制剂能够在4h内维持其固体分散体溶液相对稳定的过饱和状态。药物在有抑晶作用的载体中以无定型或分子形式存在。

    2017年06期 v.34;No.257 451-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9K]
    [下载次数:5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高速剪切湿法制粒工艺制备氯沙坦钾片

    陈吼;

    目的通过优化高速剪切湿法制粒工艺参数制备氯沙坦钾片。方法采用高速剪切湿法制粒工艺制备氯沙坦钾片,通过对制备工艺参数优化:搅拌桨转速(X_1,r·min~(-1))、加水量(X_2,%)和制粒时间(X_3,s)为考察对象,以颗粒粒径大小(D50,Y_1,μm)、片剂硬度(Y_2,N)、15min药物溶出度(Y_3,%)为评价指标,利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高速剪切湿法制粒工艺参数。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搅拌桨转速、加水量和制粒时间对颗粒粒径影响较显著(P<0.05);加水量、制粒时间对片剂的硬度影响较显著(P<0.05);加水量、制粒时间对药物的溶出度影响较显著(P<0.05)。结论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法优化高速剪切湿法制粒工艺,可以提高工艺过程的稳健性和灵活性。

    2017年06期 v.34;No.257 461-466+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9K]
    [下载次数:9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 ]

药物化学

  • 毛冬青中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杨燚;师帅;魏丹;师婉怡;陈洋;张国刚;

    目的研究毛冬青中木质素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ODS柱色谱法、Sephedax LH-20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对毛冬青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分离得到化合物。结果分离得到10个木脂素类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7R,7′R,7″R,8S,8′S,8″S)-4′,4″-dihydroxy-3,3′,3″,5-tetramethoxy-7,9′:7′,9-diepoxy-4,8″-oxy-8,8′-sesquineolignan-7″,9″-diol(1)、erythro-(7S,8R)-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E)-3-hydroxy-1-propenyl]-2-methoxyphe-noxy}-1,3-propanediol(2)、erythro-(7R,8S)-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E)-3-hydroxy-1-propenyl]-2-methoxyphe-noxy}-1,3-propanediol(3)、erythro-(7R,8S)-guaiacylglycerol-β-coniferyl aldehyde ether(4)、erythro-(7S,8R)-guaiacylglycerol-β-coniferyl aldehyde ether(5)、Vladinol D(6)、7S,8R-dihydrodehydroconiferyl alcohol(7)、(-)-丁香酯素[(-)-syringaresinol,8]、(-)-杜仲树脂酚[(-)-medioresinol,9]、(+)-环橄榄树脂素[(+)-cyclo-olivil,10]。结论化合物1~7为首次从冬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2017年06期 v.34;No.257 467-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5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 ]

药物分析

  • 黄芩射干汤中黄酮类成分指纹图谱的相关性

    王晓月;邸子真;王光函;刘晶;张颖;

    目的建立黄芩射干汤中黄酮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研究黄芩、射干药材与复方指纹图谱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黄芩射干汤的指纹图谱,以色谱峰保留时间相对偏差和紫外光谱相似性为考察指标,探讨全方指纹图谱与处方中黄芩、射干药材相关性,并对共有指纹峰进行化学成分确认。结果共得到23个色谱峰,确定了特征峰的药材归属,指认了其中11个化学成分。其中7个色谱峰来源于射干药材,分别是芒果苷、射干苷、野鸢尾苷、鸢尾黄素、野鸢尾黄素、次野鸢尾黄素和白射干素;4个峰来源于黄芩药材,分别是黄芩苷、千层纸素A-7-O-葡萄糖醛酸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可为黄芩射干汤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2017年06期 v.34;No.257 473-476+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中杂质的分析

    沈小玲;

    目的研究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的杂质谱,进而分析杂质来源,寻找控制杂质的策略。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的杂质谱,并比较其变化。结果双氯芬酸钠原料性质稳定,原料杂质决定于合成工艺,制剂过程中杂质谱无变化。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中杂质易降解,其中杂质B、C需重点检测和控制。结论通过对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杂质谱的分析可以有目的地控制一些杂质,为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2017年06期 v.34;No.257 477-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HPLC-MS/MS法测定汗液中美托洛尔及其代谢物α-羟化美托洛尔的质量浓度

    张文骥;张婷;许英健;贾儒林;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汗液中美托洛尔(metoprolol,MET)及其代谢产物α-羟化美托洛尔(α-hydro-metoprolol,α-MET)的质量浓度。方法采用Finnigan液相色谱仪串联LXQ离子阱质谱仪检测,流动相为乙腈-甲醇-体积分数0.1%甲酸水溶液(体积比20∶20∶60),采用SRM模式,正离子模式监测。采用内标法计算待测样品的质量浓度,内标物为盐酸普萘洛尔(proprandoIhydroc.hloride,PRO)。结果MET在载药量0.5~50ng内、α-MET在载药量2.5~50ng内线性关系良好;MET(α-MET)低、中、高三个质量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89.9%(89.5%)、103.5%(83.6%)和92.5%(87.3%);汗液中MET检出时间为服药后1~18h,α-MET检出时间为服药后2~16h。结论本方法适用于同时测定汗液中美托洛尔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可为药物的体外监测提供参考。

    2017年06期 v.34;No.257 484-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HPLC法测定吗替麦考酚酯有关物质的含量

    张长军;张贵民;于治国;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吗替麦考酚酯有关物质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Zorbax SB-C_8(250mm×4.6mm,5μm)柱,流动相为乙腈-体积分数0.3%三乙胺溶液(用稀磷酸调节pH为5.3)(体积比为35∶65),流速为1.5mL·min~(-1),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吗替麦考酚酯及其有关物质A、B、D、E、F、G及H在各自的质量浓度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有关物质与主成分色谱峰均具有良好的分离度,强制降解试验中各杂质均获得基线分离,表明本方法专属性良好;精密度、稳定性及回收率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大于2.0%。结论本方法具有可用于吗替麦考酚酯的有关物质检查。

    2017年06期 v.34;No.257 489-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3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以多波长指纹图谱和同时测定8组分含量综合评价复方丹参滴丸质量

    季正超;孙国祥;

    目的建立4波长复方丹参滴丸定量指纹图谱和同时测定8组分含量测定的分析方法,以综合评价复方丹参滴丸质量。方法采用色谱柱为Kromasil C_(18) BDS(250mm×4.6mm,5μm)柱,以5mmol·L~(-1)柠檬酸-10mmol·L~(-1)磷酸二氢钠(A)和体积分数1%醋酸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270、280、290和326nm,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35±0.1)℃,进样量为10μL,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4波长指纹图谱,同时测定8组分含量,用定量指纹图谱和8组分定量结果同时评价20批复方丹参滴丸质量。结果丹参素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和丹酚酸A分别在质量浓度为0.5~500、0.6~50、0.15~125、0.5~125、0.5~125、0.4~40、0.26~130和0.04~100mg·L~(-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其检测限和定量限依次为0.15~1.5、0.02~0.6、0.02~0.15、0.03~0.15、0.03~0.15、0.4~40、0.03~0.08和0.02~0.12mg·L~(-1)。平均回收率在97.4%~103.4%内,RSD在0.92%~1.5%内(n=6)。20批样品宏定性相似度(S_m)均大于0.90,宏定量相似度(P_m)均在85%~115%内(α<0.15)。结论该方法为复方丹参滴丸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参考。

    2017年06期 v.34;No.257 495-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3K]
    [下载次数:6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 ]
  •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替卡西林钠中的有关物质的含量

    王茉莉;宋更申;庞文哲;张兰桐;

    目的建立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替卡西林钠中的有关物质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Chromegabond TMS C_1(150 mm×4.6 mm,5μm)柱;流动相A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含浓度5mmol·L~(-1)四丁基溴化铵的20mmol·L~(-1)的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体积比1∶4),流动相B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含5mmol·L~(-1)四丁基溴化铵的20mmol·L~(-1)的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体积比1∶1),梯度洗脱;流速为1.5 mL·min~(-1);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为30℃。结果破坏试验结果显示,本方法能够将主峰和杂质峰完全分离;精密度RSD为0.36%;替卡西林杂质A重复性、中间精密度RSD为0.19%、0.33%,替卡西林杂质D重复性、中间精密度RSD为0.94%、1.14%,最大杂质重复性、中间精密度RSD为1.03%、0.95%,总杂质的重复性、中间精密度RSD为0.86%、1.27%;在4℃条件下存放,12h内溶液稳定;替卡西林的质量浓度在10.116~101.16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5);检测限质量浓度为0.105mg·L~(-1),定量限质量浓度为0.260mg·L~(-1)。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替卡西林钠的质量控制。

    2017年06期 v.34;No.257 503-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药理

  • 麦冬皂苷D对细菌脂多糖所致小肠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王亮;周子娟;詹红微;雒东;陈大朋;王靖宇;

    目的研究麦冬皂苷D(ophiopogonin D,OPD)对小肠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小肠上皮细胞IEC-6,用噻唑兰(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麦冬皂苷D对大鼠小肠上皮细胞IEC-6活性的影响;建立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损伤大鼠小肠上皮细胞IEC-6模型,检测麦冬皂苷D对上皮细胞的凋亡作用以及紧密连接屏障功能作用的影响。结果 LPS可显著降低IEC-6细胞的存活率;LPS显著促进炎症指标核转录因子NF-κB、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9以及可导致紧密连接功能紊乱的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MLCK)的表达;LPS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麦冬皂苷D可逆转LPS造成的功能紊乱,包括促进Bcl-2的表达,抑制caspase-3及MLCK的表达,一定程度上恢复黏膜屏障功能。结论麦冬皂苷D可缓解LPS造成的肠上皮细胞损伤,该作用与抗炎、抑制细胞凋亡及降低MLCK表达相关;麦冬皂苷D可能成为炎症性肠病临床治疗的一个潜在的候选药物。

    2017年06期 v.34;No.257 509-512+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 ]
  • 秦皮素抑制NF-κB/COX-2信号通路改善PC12细胞损伤

    江芮;吕浩;李申;王丽莉;

    目的研究秦皮素(fraxetin)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致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2细胞)损伤的作用并考察炎症反应中相关蛋白的变化。方法采用MTT法研究秦皮素对PC12细胞活力的作用,筛选合适给药浓度。试验共分为3组即对照组(Control组)、LPS模型组和秦皮素保护组(fraxetin+LPS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检测细胞活性变化;采用倒置显微镜和4′,6-diamidino-2-phenylindole dihydrochloride(DAPI)荧光核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因子IL-1、IL-6、TNF-α及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OX-2和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秦皮素保护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0.01)。LPS模型组炎症因子IL-1、IL-6和TNF-αmRNA水平,NF-κB-p65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相对于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与此同时秦皮素治疗组其炎症细胞因子mRNA水平,NF-κB和COX-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结论秦皮素对LPS所致PC12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效应可能与抑制NF-κB/COX-2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2017年06期 v.34;No.257 513-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2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 ]

药事管理

  • 新药研发方案选择模型的构建

    黄哲;曹阳;李慧;

    目的建立新药研发方案选择模型,提高新药研发方案选择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方法结合新药研发方案选择的主要目标,构建新药研发方案选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模糊群决策的方法和多指标评价分析法构建新药研发方案选择模型并通过实例进行可行性验证。结果建立了基于模糊群决策的新药研发方案选择模型,并通过一个实例分析证明了选择模型的可行性。结论建立的基于模糊群决策的新药研发方案选择模型能够科学、有效的对各种新药研发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为提高新药研发的成功率奠定基础。

    2017年06期 v.34;No.257 519-525+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综述

  • 2015年后美国FDA批准的孤儿药分析

    王雪飞;周林波;李文睿;陈国良;

    目的介绍2015年以来美国FDA批准的孤儿药。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结果孤儿药在抗肿瘤、抗代谢病、抗菌、抗高血压以及其他领域发展迅速。结论孤儿药发展迅速,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孤儿药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2017年06期 v.34;No.257 526-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5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刊物简介

    <正>《亚洲药物制剂科学》杂志,即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Asian J Pharm Sci,ISSN1818-0876),创刊于2006年,是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Elsevier出版的全英文双月刊,为亚洲药学联盟(AFPS)的官方杂志。名誉主编为日本东京永井基金会Tsuneji Nagai教授、日本爱知学院大学Yoshiaki Kawashima教授和沈阳药科大学崔福德教授,主编为沈阳药科大学

    2017年06期 v.34;No.257 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关于征集《沈阳药科大学学报》创刊60年刊发论文获奖情况的启事

    <正>《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是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医药类科技期刊。2017年是《沈阳药科大学学报》创刊60周年,届时本刊将召开《沈阳药科大学学报》创刊60周年纪念活动和学术研讨会。为了进一步了解《沈阳药科大学学报》创办60年来刊发的论文对学术界的影响力和对医药企业的指导和推动作用等方面的相关信息,充实创刊60周年庆祝活动的内容,现向广大专家、作者和读者诚意征集60年

    2017年06期 v.34;No.257 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As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ines》刊物简介

    <正>《As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ines》(亚洲传统医药)是2006年创刊(国际刊号:ISSN 1817-4337),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香港盛京药大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出版,是海内外公开发行的传统医药行业全英文资讯期刊——发行国家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以及欧美各国。本刊以医药卫生行业医疗、教育、科研、生产、贸易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各国(地区)医药卫生主管部门

    2017年06期 v.34;No.257 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