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Periodicals Department of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访问量:719010

药剂

  • 人参皂苷Rg3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张乃先;艾莉;董英杰;孙晓娟;李晓怡;邹晓峰;

    目的考察人参皂苷Rg3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及其表征。方法比较研磨法和水溶液搅拌法制备人参皂苷Rg3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以包合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包合工艺条件,采用薄层色谱法、DSC差热分析、红外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等分析手段对包合物进行表征,测定包合物的体外溶出度。结果选择水溶液搅拌法制备包合物,最佳包合工艺为人参皂苷Rg3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质量比1∶100,搅拌时间2 h,温度25℃,其包合率为86.11%,通过表征说明包合物已经形成,包合物的溶出速率明显提高。结论人参皂苷Rg3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稳定可行,溶解性显著提高。

    2017年12期 v.34;No.263 1033-1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
    [下载次数:5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21 ]
  • 依托泊苷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与小鼠组织分布

    付永莉;谢向阳;罗婷;

    目的制备依托泊苷固体脂质纳米粒(etoposide-loaded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EtoposideSLNs),并研究其在小鼠血浆及各组织中的分布情况。方法以依托泊苷为模型药,采用有机溶剂挥发-低温固化法制备Etoposide-SLNs,评价了Etoposide-SLNs的粒径分布、多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PDI)、Zeta电位和微观形态等理化性质,考察Etoposide-SLNs在pH7.4磷酸盐缓冲液中释药情况,测定了Etoposide-SLNs在小鼠血浆及各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制备的Etoposide-SLNs的平均粒径为(135.1±46.1)nm,PDI为(0.289±0.024),Zeta电位为-(37.6±2.8)mV,呈球形或类球形分布;Etoposide-SLNs在pH7.4磷酸盐缓冲液中缓慢释药,在12 h内累积释放度为76.3%;小鼠组织分布结果表明,Etoposide-SLNs在肝、脾、脑内的相对摄取率(relative uptake rate,re)值分别为注射液组的3.91倍、3.45倍和2.63倍,能显著增加药物在小鼠肝、脾、脑内的靶向性。结论Etoposide-SLNs在小鼠体内具有良好的肝、脾和脑靶向性,可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2017年12期 v.34;No.263 1038-1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1 ]

药物化学

  • 甲基六聚乙二醇衍生物修饰胸腺五肽的合成及其体外稳定性

    廖晓雨;宁喜波;王延龙;沈鸿雁;

    目的为了解决胸腺五肽(thymopentin,TP5)易被降解,半衰期短的缺点,设计并合成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新型单分散小分子聚乙二醇修饰剂,并探索其定点修饰TP5主链N端和赖氨酸(Lys)侧链氨基的新方法及稳定性评价。方法以六聚乙二醇单甲醚为起始原料经过两步反应得到修饰剂甲基六聚乙二醇脂肪酸。分别用于在固相合成中直接修饰到TP5的主链N端,和对TP5侧链Lys的定点修饰。对修饰肽进行了在兔血清中的稳定性测试,并对不同修饰位点和修饰剂中脂肪酸长度对修饰肽降解速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与未修饰的TP5相比,修饰肽在血清中的原型保留率均显著上升,稳定性大幅度提高。修饰主链N端的TP5的稳定性高于修饰Lys侧链的TP5,增加脂肪酸长度会使降解速度加快。结论采用单分散小分子聚乙二醇修饰的方法可以提高胸腺五肽的稳定性,因此采用聚乙二醇修饰技术可能开发TP5的长效注射剂,以拓宽其临床应用。

    2017年12期 v.34;No.263 1044-10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7 ]

药物分析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鉴别哈蟆油药材及其伪品

    黄瑶;常乐;张思雯;袁丹;

    目的建立哈蟆油与伪品蟾蜍油、牛蛙油和青蛙油水溶性蛋白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Native-PAGE)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鉴别方法,并对2种电泳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Native-PAGE和SDS-PAGE两种电泳系统,分别对不同产地哈蟆油与其伪品的水溶性蛋白的组成及其分子量分布范围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Native-PAGE实验结果显示:哈蟆油与桓仁林蛙油均具有6条特征谱带,黑龙江林蛙油具有5条特征谱带,而蟾蜍油、牛蛙油和青蛙油的特征谱带数目分别为2条、1条和1条。SDS-PAGE实验结果显示:哈蟆油、黑龙江林蛙油和桓仁林蛙油均具有11条特征谱带,而蟾蜍油、牛蛙油和青蛙油的特征谱带数目分别为5条、6条和6条。2种电泳图谱中,哈蟆油等正品药材与伪品蟾蜍油、牛蛙油和青蛙油在特征谱带位置等特征上有明显区别。结论 Native-PAGE和SDS-PAGE两种电泳方法均可用于哈蟆油与类似品和伪品的鉴别,为哈蟆油质量评价和控制方法提供了一种简易的鉴别方法。

    2017年12期 v.34;No.263 1049-1054+1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下载次数: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21 ]
  • 基于UPLC法同时测定三叉神经散中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

    李雪娇;韩雪;王淼;赵春杰;

    目的本文旨在建立一种利用UPLC同时测定三叉神经散中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和丹酚酸B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Kromat Universil XB C18色谱柱(150 mm×2.1 mm,3μm);流动相:乙腈-体积分数0.2%甲酸水溶液;流速:0.2 mL·min~(-1);检测波长:320 nm;进样量:1μL;柱温:30℃。结果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和丹酚酸B质量浓度分别在4.0~24.0 mg·L~(-1),0.2~1.2 mg·L~(-1),0.5~3.0 mg·L~(-1)和8.0~48.0 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和丹酚酸B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1.38)%、(97.7±1.10)%、(97.5±1.13)%和(98.3±1.39)%,RSD分别为1.41%、1.13%、1.16%和1.41%(n=9)。对三批样品进行含量测定,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和丹酚酸B的平均含量为(262.919±0.12)、(12.583±0.02)、(26.864±0.06)、(701.947±0.05)μg·g-1。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三叉神经散中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

    2017年12期 v.34;No.263 1055-1059+1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9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4 ]
  • 功劳木提取物中三种生物碱类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曹慧坤;王瀚扬;刘有平;王鑫;

    目的建立用于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药根碱、木兰花碱和巴马汀的LC-MS/MS分析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功劳木提取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方法大鼠灌胃给予功劳木提取物后,眼眶静脉丛取血,蛋白沉淀法处理血浆样品,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50 mm×4.6 mm,5μm),流动相采用乙腈-5 mmol·L~(-1)乙酸铵(含体积分数0.2%甲酸),体积比为35∶65等度洗脱,以正离子扫描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进行检测。结果药根碱、木兰花碱和巴马汀质量浓度分别在5.0~320.0、2.0~648.0和2.5~200.0μg·L~(-1)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5.0%,准确度均在±3.9%以内,提取回收率均在70.0%以上。药根碱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_(max)、t_(1/2)、ρ_(max)、AUC0-t分别为(0.50±0.16)h、(7.34±4.91)h、(141.11±74.72)μg·L~(-1)、(208.27±95.25)μg·h·L~(-1);木兰花碱的t_(max)、t_(1/2)、ρ_(max)、AUC0-t分别为(0.11±0.04)h、(4.79±4.26)h、(366.60±135.65)μg·L~(-1)、(305.54±176.29)μg·h·L~(-1);巴马汀的t_(max)、t_(1/2)、ρ_(max)、AUC0-t分别为(0.25±0.08)h、(5.16±3.58)h、(56.60±33.75)μg·L~(-1)、(112.60±56.61)μg·h·L~(-1)。结论该方法快速、选择性好,适用于大鼠灌胃给予功劳木提取物后药根碱、木兰花碱和巴马汀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药根碱、木兰花碱和巴马汀在大鼠体内吸收均较迅速。

    2017年12期 v.34;No.263 1060-1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4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35 ]
  • HPLC法同时测定金钱草药材中芦丁和烟花苷的含量

    王姗;张毅;张建华;李鑫;孟大利;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金钱草(Lysimachia christinae)中芦丁和烟花苷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Shiseido CAPCELL PAK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以乙腈A-质量分数0.4%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A∶B=35∶65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65 nm,柱温:25℃。结果芦丁和烟花苷的线性分别为8.818×10~(-2)~4.409×10~(-1)μg和4.072×10~(-2)~2.036×10~(-1)μg,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7和0.999 6,芦丁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1.5%,烟花苷平均回收率为99.8%,RSD=1.3%。各组分基线分离,无其他组分峰影响。结论所用方法专属性好,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金钱草水提工艺的质量控制的方法之一。

    2017年12期 v.34;No.263 1067-1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8 ]
  • 两波长变化HPLC法同时测定胆胰康泰散中4种成分

    白若岑;刘美;张晓庆;陈雁飞;王淼;赵春杰;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胆胰康泰散中芍药苷、黄芩苷、川楝素、柴胡皂苷d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选用Inert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柱温选用35℃,用乙腈-体积分数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采取梯度洗脱,流速设为1.0 mL·min~(-1),检测波长选用230 nm、210 nm。结果芍药苷、黄芩苷、川楝素和柴胡皂苷d分别在质量浓度8.75~280.00 mg·L~(-1)(r=0.999 9)、12.50~400.00 mg·L~(-1)(r=0.999 1)、232.50~7 440.00 mg·L~(-1)(r=0.999 8)和21.25~680.00 mg·L~(-1)(r=0.999 5)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分别为102.9%(RSD=0.5%)、100.2%(RSD=0.8%)、102.1%(RSD=0.7%)和98.5%(RSD=1.1%)。结论本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研究胆胰康泰散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2017年12期 v.34;No.263 1072-1076+1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8 ]
  • 辰砂六一散指纹图谱及其含量测定

    刘晓敏;杨红梅;王淼;赵旻;赵春杰;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中药制剂辰砂六一散的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其中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方法采用Wondasil C_(18)色谱柱(250×4.6 mm,5μm),以乙腈-体积分数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37 nm,柱温30℃;建立辰砂六一散指纹图谱,运用中国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进行相似度评价,并对其中两个色谱峰进行指认及含量测定。结果10批辰砂六一散指纹图谱中标定了共有色谱峰,相似度值为0.981~0.995。甘草苷和甘草酸质量浓度分别在5.0~30.0 mg·L~(-1)和12.6~75.6 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和99.5%。结论该法所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简便、重复性好、特征性强,结合有关成分的含量测定能更好地控制其质量,对提高辰砂六一散的整体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2017年12期 v.34;No.263 1077-1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3 ]

生物药学

  • 紫外诱变法提高枯草芽孢杆菌抗菌物质产量

    史君;李晓秀;

    目的枯草芽孢杆菌可以产生多种抗菌物质,具有极高的实际应用价值,本实验通过紫外诱变的方法以期提高其产生抗生素的效率,为以后能更好的利用该菌株提供基础。方法先确定紫外诱变的最佳条件(最佳培养时间、对数期菌体浓度、最佳紫外诱变时间),然后在最佳条件下做三组平行紫外诱变实验,再经过初筛、复筛以期得到诱变高产菌种。结果紫外诱变前菌体的最佳培养时间为10 h,恰好到对数期,此时总活菌数为1.91×108个·mL~(-1),正好为诱变的最佳菌浓,选择致死率在85%左右的60 s为最佳诱变时间。经过初筛、复筛得到了期望的诱变高产菌种,其产率提高了大约3倍,并且诱变后的菌株具有传代稳定性的特点。结论紫外诱变法可以显著提高枯草芽孢杆菌抗菌物质产量。

    2017年12期 v.34;No.263 1084-1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8 ]

药事管理

  • 医药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万奕明;鲁汉玲;

    目的评测指标体系作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需要研究对象具有较为一致的行业环境,需要评测指标更为客观和全面。本文旨在构建适用性强、理论科学的指标体系。方法本文主要使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综合专家意见和前人研究基础进行指标筛选,使用T.L.Saaty量表测量权重,最终依照综合指数评测法构建出适应于中国医药企业的竞争力指标体系。结果与结论论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契合当下环境,提高了指标测量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对权重的分析挖掘出增强医药企业竞争力的重点,其中规模对医药企业竞争力的贡献最大。企业应该做好规划稳步提高企业规模,还应当开发核心产品提高技术壁垒,注重品牌宣传和员工团队建设几个方面工作,塑造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此外提出建立医药企业竞争力分布模型的构想。

    2017年12期 v.34;No.263 1088-1093+1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5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92 ]

临床药学

  • 浅谈临床药师在降低药疗事故中的作用

    关博;陈玉文;

    目的探究临床药师对药疗事故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作者利用文献分析法,对临床药师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药疗事故类型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的存在能够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社会及医疗机构应对于临床药师给予一定的重视,并提出提高临床药师地位的建议。

    2017年12期 v.34;No.263 1094-1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5 ]

综述

  • 酮还原酶在合成含手性醇结构药物中的应用

    孙仲桥;张姝琦;贾娴;

    目的介绍近年来酮还原酶在合成具有手性醇结构药物的应用。方法检索近几年关于含手性醇结构的药物经酮还原酶催化氢化的文献36篇,从几类典型药物方面对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作者通过对酮还原酶在合成含手性醇结构药物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证明了其在工业化生产手性药物中所具有的巨大潜力。

    2017年12期 v.34;No.263 1098-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7K]
    [下载次数:5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6 ]
  • 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于亮;王芳;郭琪;刘葵葵;张岱州;梁大连;

    目的汇总近年来白花蛇舌草药材中所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方法重点对57篇白花蛇舌草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检索其中的新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结果与结论本文作者通过总结归纳,表明白花蛇舌草药材所含化学成分种类繁多,部分成分抗肿瘤作用明显,其相关活性的产生与化学成分的特殊结构有关。

    2017年12期 v.34;No.263 1104-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4K]
    [下载次数:2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2 ] |[阅读次数:143 ]

  • 《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刊物简介

    <正>《亚洲药物制剂科学》杂志,即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Asian J Pharm Sci,ISSN1818-0876),创刊于2006年,是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Elsevier出版的全英文双月刊,为亚洲药学联盟(AFPS)的官方杂志。名誉主编为日本东京永井基金会Tsuneji Nagai教授、日本愛知学院大学Yoshiaki Kawashima教授和沈阳药科大学崔福德教授,主编为沈阳药科大学何仲贵教授、日本歧阜药科大学Hirofumi Takeuchi教授和新加坡国立大学Paul WS Heng教授,副主

    2017年12期 v.34;No.263 10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 ]
  •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7年(第34卷)总目次

    <正>~~

    2017年12期 v.34;No.263 1115-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 《As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ines》刊物简介

    <正>《As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ines》(亚洲传统医药)是2006年创刊(国际刊号:ISSN 1817-4337),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香港盛京药大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出版,是海内外公开发行的传统医药行业全英文资讯期刊——发行国家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以及欧美各国。本刊以医药卫生行业医疗、教育、科研、生产、贸易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各国(地区)医药卫生主管部门

    2017年12期 v.34;No.263 1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