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Periodicals Department of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访问量:900228

药物制剂

  • 白藜芦醇膜剂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马俊媛;温梦;马佳;田蕾;王绍宁;徐晖;

    目的以水溶性的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制备白藜芦醇载药膜剂,改善BCS II类药物白藜芦醇的溶解度、释放速率及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溶液流延法制备白藜芦醇载药膜剂,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法对膜剂外观进行观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X-射线粉末衍射法对载药膜剂进行表征;在纯水、模拟胃液和模拟肠液中,考察白藜芦醇药物释放行为;同时以白藜芦醇原料药混悬液为对照进行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结果白藜芦醇膜剂表面光滑平整,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及X-射线粉末衍射法显示,白藜芦醇在膜剂内以分子或无定形形式存在;膜剂中白藜芦醇的释放不受介质种类的影响,释放速率及累计释放量远高于白藜芦醇原料药;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结果显示,膜剂显著提高白藜芦醇吸收速率。结论膜剂相较于原料药,体外释放速率,累积释放量,体内吸收速率方面均显著提高。

    2021年02期 v.38;No.301 107-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0K]
    [下载次数:4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 ]
  • 基于马来酰亚胺基团的肠道黏附纳米粒对改善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李青松;王新;王鹤霖;徐璐;孙进;

    目的探索基于马来酰亚胺与肠道黏蛋白共价结合的肠道黏附纳米粒对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构建新型纳米载体用于增强药物口服吸收。方法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包载荧光剂香豆素6的马来酰亚胺肠道黏附纳米粒,对制备的黏附纳米粒与非黏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纳米粒的外观、粒径进行了表征,通过香豆素6考察了纳米粒的体外释放、肠灌流及体内药动学。结果制备的马来酰亚胺肠道黏附纳米粒呈类球形,粒径为(139.8±2.650)nm,PDI为(0.071±0.062),Zeta电位为(-5.793±0.737)mV。在4℃条件下放置30 d稳定性良好,体外释放实验表明马来酰亚胺纳米粒释放缓慢,没有突释效应。药动学实验表明香豆素6马来酰亚胺纳米粒的体内消除半衰期(t_(1/2))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t))分别是香豆素6非黏附对照纳米粒组的1.17倍和1.42倍,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t))是香豆素6溶液剂的1.76倍。结论基于马来酰亚胺与肠道黏蛋白共价结合的肠道黏附纳米粒能延长药物肠道滞留时间,增加口服吸收,提高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

    2021年02期 v.38;No.301 115-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下载次数:6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布洛芬缓释干混悬剂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代动学研究

    周佳;于淼;温美强;周琮杰;邹梅娟;程刚;

    目的制备布洛芬口服缓释干混悬剂,以期为一些吞咽困难的患者提供自主给药、方便的新剂型。方法采用湿法制粒技术制备含药微粒,分别以累积释放度、沉降体积比和再分散性为评价指标筛选缓释载体种类及比例、助悬剂种类及用量,制备布洛芬口服缓释干混悬剂,并对其大鼠体内药动学进行研究。结果布洛芬(ibuprofen,IBU)缓释干混悬剂最终处方为:布洛芬缓释微粒用量75%[IBU 40%,Eudragit RSPO 2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promellose,HPMC)K4M 1%,蔗糖39%,5%,PVP K30 12%],黄原胶用量2.5%,蔗糖用量21%,草莓香精用量1.5%。自制缓释干混悬剂与与市售混悬剂相比,AUC_(0-36)、t_(1/2)、t_(max)、MRT分别提高了2.36、1.08、5.16、2.40倍;与市售缓释混悬剂相比,AUC_(0-36)提高了0.52倍。结论以丙烯酸树脂为缓释材料制备的布洛芬缓释干混悬剂体内外均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故可为该药缓释新剂型的研发提供技术参考。

    2021年02期 v.38;No.301 12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6K]
    [下载次数:1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药物分析

  •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丙酚替诺福韦和替诺福韦的质量浓度

    顾琳;陶春蕾;杨亚楠;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丙酚替诺福韦和其代谢物替诺福韦的质量浓度并比较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与原研制剂韦立得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简单的蛋白沉淀法处理样品,丙酚替诺福韦内标为丙酚替诺福韦-~2H5,色谱柱为月旭Ultimate XB C_(18)柱(50 mm×2.1 mm,5μm),替诺福韦内标为替诺福韦-~2H6,色谱柱为月旭Ultimate XB C_(18)柱(150 mm×4.6 mm,5μm),进样量均为10μL。42例健康受试者参加空腹试验,采用两周期双交叉试验设计,42例健康受试者参加餐后试验,采用三周期三交叉试验设计,药代动力学参数通过WinNonlin 8.1软件计算得到,同时进行生物等效性比较。结果丙酚替诺福韦质量浓度在0.400~400μg·L~(-1)内标准曲线较好,替诺福韦质量浓度在0.200~20.0μg·L~(-1)内标准曲线较好,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均不大于11.4%,基质效应均较小(<5.7%)。结论该方法可用于人血浆中丙酚替诺福韦和替诺福韦的浓度测定,受试制剂与原研制剂韦立得在空腹和餐后条件下均生物等效。

    2021年02期 v.38;No.301 133-140+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 ]
  • 中药“洗一号”涂膜剂定性、定量质量研究

    张昰;刘美欣;陈鸿英;陈曦;朱永智;张鹏;庞雅菊;马一平;

    目的建立中药"洗一号"涂膜剂中主药成分的定性、定量研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分析制剂中的成分,主要包括黄柏、大黄、黄芪和黄连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制剂中大黄素和大黄酸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_(18),流动相为甲醇-体积分数0.1%磷酸溶液,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μL。结果大黄、黄连、黄芩和黄柏药材的TLC图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大黄酸、大黄素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16μg~0.49μg(r=0.999 9)、0.17μg~0.51μg(r=0.999 9);定量限为0.096 mg;加样回收率为95.0%~105.0%(RSD为1.2%,n=6);进样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结论该研究所建标准可用于中药"洗一号"涂膜剂的质量控制。

    2021年02期 v.38;No.301 14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 ]
  • UPLC-QTOF-MS法同时测定春季文冠果叶中11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路橦;王侠;李佳鸿;林昱宏;李宁;孙璐;

    目的建立UPLC-QTOF-MS法同时测定春季文冠果叶中11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以体积分数0.05%甲酸水为流动相A,体积分数0.05%甲酸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全扫描模式,选择性离子监测定量方式进行。结果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杨梅素-3-O-芸香糖苷,芦丁,杨梅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槲皮苷,杨梅树皮素,山柰酚-3-O-α-吡喃鼠李糖苷,木犀草素和槲皮素质量浓度分别在0.38~38.00、0.46~46.00、0.90~90.00、0.75~75.00、1.60~160.00、0.45~45.00、0.60~60.00、0.016~1.60、0.30~30.00、0.010~1.00、0.010~1.00 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的RSD值均小于15%,平均回收率在91.5%~110.4%内,RSD小于6.5%。结论所建立的UPLC-QTOF-MS法适用于文冠果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为文冠果叶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2021年02期 v.38;No.301 147-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1K]
    [下载次数:1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5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HFBA原料药有关物质

    王宝玉;荣荣;陈明曦;赵云丽;于治国;

    目的建立HFBA中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色谱柱为Thermo BDS Hypersil-C_(18)(150 mm×4.6 mm,5μm)柱;流动相的有机相为乙腈,水相为体积分数0.5%的冰醋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和柱温分别为1.0 mL·min~(-1)和30℃,检测波长和进样量分别为257 nm和20μL。采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计算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杂质A、杂质B、杂质C的校正因子分别为1.30、1.33、1.61;杂质A、杂质B、杂质C及HFBA的定量限分别为0.1020、0.098 8、0.100 3和0.100 4 mg·L~(-1),检测限分别为0.030 6、0.029 7、0.030 1、0.030 2 mg·L~(-1)。HFBA及其杂质A、B、C在考察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样品低、中、高三个水平的加样回收率为93.2%~100.7%(RSD<2.0%,n=9)。结论该方法可用于HFBA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2021年02期 v.38;No.301 155-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0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探究黑胡椒粉对SD大鼠肝脏七种主要P450酶亚型的影响

    崔甜甜;田萧萧;彭缨;

    目的进行大鼠体内外实验探究黑胡椒粉对肝脏七种主要P450酶亚型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探针底物孵育法结合LC-MS/MS技术测定黑胡椒粉乙醇提取物与大鼠肝微粒体共孵育各时间点七种酶亚型的酶活力;采用Cocktail探针法结合LC-MS/MS技术测定体内连续灌胃黑胡椒粉一、二和三天大鼠肝脏七种酶亚型的酶活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黑胡椒粉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实验中对大鼠CYP2D2、CYP3A、CYP2C11、CYP2E1和CYP1A2具有抑制作用;与空白组相比,灌胃黑胡椒粉一天对大鼠CYP2A5、CYP2D2和CYP1A2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且诱导作用在连续灌胃二和三天随之减弱。结论黑胡椒粉对大鼠肝脏P450酶有诱导作用,且经P450酶代谢产生的代谢产物是其诱导作用的物质基础。

    2021年02期 v.38;No.301 162-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7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药理

  • Ghrelin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兔三层心肌间Cx43表达的影响

    李思瑶;陆士娟;吴美霞;吴淼;马添翼;李强;张伟;黄康;钟江华;

    目的观察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兔左心室三层心肌间跨室壁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表达的影响,为CHF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alignant ventricular arrhythmia,MVA)的防治寻找新的靶点。方法将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n=20)和CHF组(n=20)。CHF组通过缩窄腹主动脉构建CHF模型,sham组开腹未结扎。术后同等条件喂养8周,在体检查超声心动图比较两组兔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在体血流动力学检查比较两组心率(heart rate,HR)、外周动脉收缩压(peripheral arterial systolic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左心室最大上升速度和最大下降速度(±dp/dt_(max))等参数。饲养8周后将Sham组分成Sham台式液灌流亚组、Sham Ghrelin灌流亚组,CHF组分成CHF台式液灌流亚组、CHF ghrelin灌流亚组,处死兔制作左心室心肌Masson染色图片,分别给予正常台式液及ghrelin对CHF组及Sham组的心脏灌流,分别切取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endometrium,endo)、中层心肌(middle,mid)、心外膜下心肌(epicordium,Epi),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左心室三层心肌间Cx43mRNA(Cx43-Cq)、Cx43蛋白(Cx43-pro)的表达,并计算三层心肌间最大Cx43-pro与最小Cx43-pro之差(ΔCx43-pro)以及最大Cx43-Cq与最小Cx43-Cq之差(ΔCx43-Cq)。结果与Sham组相比,CHF组P、SBP、DBP、MAP明显升高,LVEF明显下降(P<0.05)。与Sham台式液灌流亚组相比,CHF台式液灌流亚组三层心肌的Cx43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CHF组内相比,CHF Ghrelin灌流亚组的Cx43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CHF台式液灌流亚组,而△Cx43-pro及△Cx43-Cq显著低于CHF台式液灌流亚组(P<0.05)。结论 CHF兔左心室三层心肌间的Cx43蛋白发生重构,含量明显减少,而ghrelin离体心脏灌流能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兔Cx43蛋白的重构。

    2021年02期 v.38;No.301 170-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5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大豆苷抑制A549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实验研究

    王丽娟;张迎春;

    目的探讨大豆苷对A549细胞增殖和迁移的调节作用。方法将DMSO、50、100和150μmol·L~(-1)大豆苷作用于A549细胞,通过CCK8观察大豆苷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将浓度为0~200μmol·L~(-1)的大豆苷作用于A549细胞,计算大豆苷对于A549细胞的IC_(50),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大豆苷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浓度为50、100和150μmol·L~(-1)的大豆苷作用24 h后对A549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大豆苷作用于A549细胞后STAT3~(p-Tyr705)、STAT3、Cyclin D1和MMP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CK8检测发现50、100和150μmol·L~(-1)大豆苷作用于A549细胞后均能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情况,大豆苷对于A549细胞作用24 h的IC_(50)约为148.8μmol·L~(-1),大豆苷能够抑制细胞周期G1/S期的进程。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大豆苷能够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转移功能。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大豆苷抑制A549细胞中STAT3~(p-Tyr705)、Cyclin D1和MMP2的表达但不影响STAT3的表达。结论大豆苷能够通过抑制STAT3的磷酸化水平抑制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2021年02期 v.38;No.301 179-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百里醌对人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童健峰;王伟;

    目的分析百里醌对胶质瘤U87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的功能。方法体外胶质瘤细胞株U87以及人星形胶质细胞株NHA中添加不同浓度百里醌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克隆形成实验观察U87细胞形成细胞克隆的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ROS含量;Hoechst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JC-1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试验检测U87细胞中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B1、Cdc2、Cdc25c、p53和p73)、细胞凋亡相关蛋白(Fas-L、Fas、Bax、tBid、PARP、caspase 9和caspase 3)和DNA损伤相关蛋白(p-ATM、p-ATR、γ-H2AX、p-Chk1、p-Chk2和p-p53)表达。结果百里醌可显著抑制U87细胞活力和增殖,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同时上调p-ATM、p-ATR、γ-H2AX、p-Chk1、p-Chk2和p-p53的表达;百里醌使U87细胞周期停滞在G2/M期,下调Cyclin B1、Cdc2和Cdc25c的表达,同时上调p53和p73的表达;百里醌可诱导U87细胞发生凋亡,上调U87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同时促进细胞中Fas-L、Fas、Bax、tBid、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 9和cleaved-caspase 3的表达;caspase广谱抑制剂Z-VAD-FMK可削弱百里醌的凋亡诱导作用;U87细胞内的ROS表达水平经百里醌作用得以上调,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百里醌对U87细胞的促进凋亡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ROS清除剂N-乙酰-L-半胱氨酸(NAC)逆转。结论百里醌可抑制体外胶质瘤细胞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路径可能通过ROS通路实现。

    2021年02期 v.38;No.301 183-191+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8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临床药学

  •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柳杨;赵明沂;

    目的观察探讨二甲双胍联合"三短一长"胰岛素干预模式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 mellitus,GDM)的效果及其对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MA-1)水平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70例GDM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采用"三短一长"胰岛素干预模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二甲双胍,对比两组疗效及血清AGEs、GSH-PX、VCAM-1水平和妊娠结局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前血清AGEs、GSH-PX、VCA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GEs、VCAM-1降低(P<0.05),GSH-PX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羊水过多、先兆子痫、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和早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三短一长"胰岛素干预模式治疗GDM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可能与其减轻氧化应激和血管内皮损伤、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2021年02期 v.38;No.301 192-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2 ]

生物药学

  • 红球菌g26中C17位脱氢酶的克隆表达及生物转化

    顾飞飞;张诗雯;田威;

    目的对红球菌g26中的短链脱氢酶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并考察其能否将甾体化合物雄甾-4-烯-3.17-二酮(androst-4-ene-3,17-dione,AD) C_(17)位羰基还原为羟基。方法通过检索数据库获得红球菌g26中的两个短链脱氢酶基因,应用PCR、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等生物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外源表达,破碎细胞后应用SDS-PAGE对可溶性蛋白进行分析,筛选出合适的目的蛋白诱导条件,进而进行酶的体外转化反应,应用薄层色谱分析、高效液相分析和质谱法鉴定产物结构。结果与结论红球菌g26中的短链脱氢酶可以转化甾体化合物AD为睾丸酮(TS)。红球菌g26内的短链脱氢酶参与了甾体化合物C_(17)位羰基到羟基的还原反应。

    2021年02期 v.38;No.301 197-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4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中药研究

  • 相分离理论在栀子豉汤提取物制备中的应用

    史雨;张子钰;王中彦;

    目的应用相分离理论对含果实类中药的方剂进行提取、纯化、浓缩、干燥等过程的研究,通过药效物质在固-液两相中的传递,达到提高提取率,并有效除去油脂、蛋白质等杂质,在此基础上浓缩、干燥制备提取物,达到去粗存精的目的。方法以栀子豉汤为模型药,以干燥提取物中栀子苷、以染料木素计总黄酮的含量及出膏量为测定指标进行考察,在多种提取条件下分别试验,对试验结果用相分离理论加以分析。结果取处方量药材,加入体积分数60%乙醇溶液浸泡2h,在60℃下动态低温提取0.5 h,滤过,采用壳聚糖聚合沉降法去除蛋白质,离心法去除油脂等杂质,减压浓缩并干燥,得提取物1.094 5 g,其中栀子苷含量为45.56 mg·g,总黄酮含量为8.98 mg·g。结论相分离理论可有效指导含果实类中药方剂提取物制备过程,达到去粗存精的目的。

    2021年02期 v.38;No.301 203-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药事管理

  • 区块链技术背景下药品供应链评价模型的构建

    黄哲;徐阳;徐凤翔;

    目的现有药品供应链流通环节较为冗长,各成员间信息不能及时共享,资金回笼压力较大。区块链技术将有助于优化药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方法从SCOR模型的五个基本流程角度出发,即从药品的计划、采购、生产、配送、退货五个基本方面,分析了药品供应链各个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从而构建了药品供应链的评价模型。结果 G1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模糊评价法得出各指标评价分数。结论根据评价分数提出对策建议,并通过引入区块链技术,用以解决信息共享及资金流等问题。

    2021年02期 v.38;No.301 21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6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2 ]

综述

  • 系统药理学(Ⅳ)在民族医药和组合药物领域的应用

    张鲁霞;石彬彬;李丰;李燕;

    目的我国的许多民族医药和组合药物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具有显著的疗效,但其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我们探究了系统药理学方法在民族医药和组合药物的应用现状,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方法将系统药理学方法在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等民族医药和组合药物两个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总、论述和分析。结果在民族医药的研究中,研究者们采用系统药理学方法科学的阐明了"血液质论"、"同病异治"等中医基础理论。在组合药物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系统药理学方法在解释中草药组合的合理性、减轻药物诱导的不良反应、解决不同患者之间的反应变异性等方面有着重大意义。结论系统药理学研究体系有助于阐释药物的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和中医基础理论,为民族医药的现代化发展、组合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学。

    2021年02期 v.38;No.301 217-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6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网膜素-1基于动脉粥样硬化调节作用的脑保护研究进展

    林世翼;李欣;张予阳;

    目的对网膜素-1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血管保护作用及对缺血性脑卒中潜在保护作用和预测作用进行综述。方法根据近十年发表的英文文献,归纳并论述网膜素-1在动脉粥样硬化中涉及的分子机制,进而推测其在缺血性脑卒中方面发挥的预测及保护作用。结果网膜素-1在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中涉及多种不同的信号通路,主要从ERK/NF-κB、Akt/eNOS、AMPK、eNOS信号通路、PPAR-γ、NO、炎症因子等方面进行论述。在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网膜素-1能抑制ERK/NF-κB信号通路、上调PPAR-γ、促进Akt及eNOS磷酸化,抑制相关炎症因子,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发挥保护缺血性脑组织的作用。结论对网膜素-1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相关作用机制及其在缺血性脑卒中方面发挥预测和保护作用的研究,为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途径和理论依据。

    2021年02期 v.38;No.301 226-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2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刊物简介

    <正>《亚洲药物制剂科学》杂志,即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AJPS,ISSN 1818-0876,CN 21-1608/R)创刊于2006年,为亚洲药学联盟(AFPS)的官方杂志,是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Elsevier出版的全英文双月刊,是中国第一个被SCIE收录的药剂学学术期刊。名誉主编为日本东京永井基金会Tsuneji Nagai教授、日本愛知学院大学Yoshiaki Kawashima教授和沈阳药科大学崔福德教授,主编为沈阳药科大学何仲贵教授、日本歧阜药科大学Hirofumi Takeuchi教授和新加坡国立大学Paul WS Heng教授,副主编为沈阳药科大学毛世瑞教授,韩国首尔国立大学Yu-Kyoung Oh教授,浙江大学高建青教授和四川大学黄园教授。

    2021年02期 v.38;No.301 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As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ines》刊物简介

    <正>《As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ines》(亚洲传统医药)是2006年创刊(国际刊号:ISSN 1817-4337),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香港盛京药大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出版,是海内外公开发行的传统医药行业全英文资讯期刊——发行国家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以及欧美各国。本刊以医药卫生行业医疗、教育、科研、生产、贸易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各国(地区)医药卫生主管部门官员为主要读者,报道亚洲传统药物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新动向、新技术及药物在临床应用与科研实践方面的最新动态和成果,突出科学性、实用性。论文涵盖:传统药物资源学、

    2021年02期 v.38;No.301 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