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Periodicals Department of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访问量:887881

  • 本刊荣获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评比三等奖

    <正> 为了鼓励学报编辑人员深入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素质,鼓励各编辑部认真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学报质量,使学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在国家教委科技司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期刊司的领导、支持下,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于1989年10月组织了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评比。

    1990年02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柱晶白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王永金,王立群,闵翠娟,方常福

    本文报道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自产的和日本进口的柱晶白霉素的组分含量的方法。色谱柱是Nucleosils C_(18)。移动相是甲醇-0.2mol/L醋酸铵(65:35v/v)。紫外检测器,波长231nm。测定结果表明,自产品与进口品各组分保留时间和主要组分含量基本相同。

    1990年02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宫牛黄丸中胆红素含量

    李发美,宋敏,周密,孙毓庆

    本文为安宫牛黄丸中胆红素的含量测定建立了简便、精密、准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氯仿-盐酸液提取安宫牛黄丸中的胆红素,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将胆红素与干扰物质分离,以标准曲线进行定量。线性范围为0~0.40mg/ml,平均回收率为100.2%,色谱方法的精密度为日内变异系数小于3.1%。本法可用于牛黄和安宫牛黄丸的质量鉴定。

    1990年02期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因子分析分光光度法及其应用研究

    刘世庆,袁波,张玉琴,张敬宝

    本文用目标检验因子分析-分光光度法对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咖啡因3组分混合体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用该方法确定了体系中存在的组分数,并测定了各组分的含量。对12个模拟样品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特点是既能鉴定组分数,又能进行大批量试样的同时测定。

    1990年02期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差示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扑感敏冲剂中氨基比林和扑热息痛的含量

    姜建国,张西茹,高柳梯

    本文介绍了用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扑感敏冲剂中氨基比林和扑热息痛的含量,二者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和99.7%,变异系数分别为O.22%和O.44%。

    1990年02期 93-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FIA法测定复方芦丁片的含量

    高中兰,贾宁花,孙毓庆

    本文介绍复方芦丁片的FIA测定方法,样品中的芦丁经乙醇溶解后,在pH=6的缓冲溶液中用0.05M AlCl_3溶液作显色剂,在λ_(max)420nm处,用721型分光光度计为检测器测定其含量,结果满意。线性关系良好(r=0.9999),芦丁测定结果含量为标示量的100.2%,变异系数为0.47(n=8),回收率为100.2%

    1990年02期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血小板聚集性测定方法主要影响因素的考察

    王乃利,杜泽林,孙日强,曲戈霞,姚新生

    应用比浊法对ADP诱导兔血小板聚集测定方法的主要影响因素、ADP浓度、pH值、溶剂和增溶剂进行了考察,选择出血小板聚集性测定方法的适宜条件。

    1990年02期 100-10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月见草油乳剂的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探讨

    杜建平,陈济民

    本文考察了大鼠按9ml/kg静注2号月见草油乳剂后,血浆、心、肝、脾、肺、肾、胃肠道、脑、肌肉中γ-亚麻酸浓度变化;大鼠静注一负荷剂量4.5ml/kg 1号月见草油乳剂后,再以4.5ml/kg·h静脉输注至稳态,测定γ-亚麻酸组织-血浆表观分配系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一个血流限速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在IBM微型计算机上用MAXSIM程序模拟γ-亚麻酸在大鼠体内的分布与清除,模型包括肝、肾、胃肠道、肌肉和血浆。离心过滤法测得γ-亚麻酸血浆中游离分数为0.459。

    1990年02期 104-108+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呋喃妥因肠溶微囊体外溶出试验及人体内生物利用度研究

    毛磊,张汝华

    本文考察了呋喃妥因肠溶微囊的体外溶出行为,用尿药法研究了其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并与市售肠溶片进行比较。体外溶出试验结果表明呋喃妥因肠溶微囊于人工胃液中药物释放降低,人工肠液中快速释放。肠溶微囊人体内生物利用度明显高于市售片。

    1990年02期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喜树碱多相脂质体渗漏动力学的研究

    张清民,顾学裘

    用经典法研究了喜树碱多相脂质体的渗漏动力学,实验测得的渗漏活化能为16.4kcal·mol~(-1)。同时考察了脂质体处方组成及血液成分对渗漏的影响。

    1990年02期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喜树碱前体多相脂体的药理学研究

    胡成久,周晓燕,顾学裘,孙鉴堂,张宝凤

    本文报道了对喜树碱前体(A-CPT)及喜树碱前体多相脂质体(A-CPT-pl)的药理学研究结果。结果表明,A-CPT腹腔注射给药(ip)及经口腔给药(PO),寇氏法求得小鼠的LD50分别为159.3mg/kg及33.7mg/kg,较喜树碱钠盐(CTP-Na)的毒性降低,按最大允许给药容量(0.5ml/10g)ip或PO A-CPT-pl 50mg/kg,在观察期间未见死亡。抑瘤试验结果表明,A-CPT-pl对S180及HepS的抑制率可达74%及82%,可使荷EAC小鼠的生命延长126%;A-CPT对S180及HepS的抑制率可达52%及53%,可使荷EAc小鼠的生命延长54%。肿瘤相伴免疫试验结果表明,每日ip,A-CPT-pl 0.5mg/kg,连续9天,对小鼠肿瘤相伴免疫没有明显影响。

    1990年02期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葛根黄豆甙原与其固体分散物的药效学比较

    刘玉兰,王世久,阎军甲,韩颖,张淑平,蔡玉珉

    本文比较了葛根黄豆甙原及葛根黄豆甙原固体分散物的作用强度。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对氯化钡所致大白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对小白鼠常压耐缺氧的存活时间及减慢麻醉家兔的心率等作用,葛根黄豆甙原固体分散物的作用均强于等剂量的葛根黄豆甙原。同时我们也观察到了葛根黄豆甙原固体分散物对麻醉家兔的血压有一个相对早而弱的降压作用。

    1990年02期 123-125+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红参与高丽红参药理作用的比较

    袁文学,伍湘瑾,韩玉洁,杨福新,商晓华,林柅,张利利

    中国红参提取物和高丽红参提取物均具有抗疲劳作用、抗常压缺氧作用和抗氧化作用,在相同剂量下二者作用基本相同。中国红参总皂甙和高丽红参总皂甙均具有抗利尿作用,在相同剂量下二者作用基本相同。

    1990年02期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二丁基二异硫氰酸锡的合成

    王圣符,胡春,王剑平

    本文以二丁基二氯化锡与硫氰化钠反应合成了二丁基二异硫氰酸锡。

    1990年02期 130-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计算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脑清片中两组分的含量

    杨秋芳,李春延,杨庆霞

    <正> 脑清片是含有氨基比林和咖啡因两种主要成分的复方制剂。辽宁、黑龙江、河北、上海和北京等省市药品标准均有收载。其中氨基比林的含量测定是采用中和法,终点不明显,难以观察;咖啡因的含量测定虽各标准略有差异,但基本上都是在酸性下用氯仿萃取多次,然后用碘量法测定,操作繁琐费时,误差较大。有人曾用等吸收点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在249nm与263nm吸收度之差和256nm与285nm吸收度之差来求得两

    1990年02期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双波长倍增差法测定复方黄连素注射液含量

    吕述丽

    <正> 复方黄连素注射液中的硫酸氢黄连素与甲氢苄氨嘧啶的紫外吸收曲线严重重叠,其含量测定有多波长数据线性回归法、容量分析法。两方法均有一定缺陷。本文应用双波长倍增差法测定两者含量,操作简便,回收率好。1 仪器和试剂UV-190分光光度计;硫酸氢黄连素:符合天津药品标准;甲氧苄氨嘧啶:符合中国药典77年版规定,复方黄连素注射液:吉林市松江制药厂提供;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1990年02期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岭回归分析法测定增效联磺片的含量

    周密,洪福山,尹荃,张敬宝

    <正> 近年来,随着化学计量学方法的发展,多组分体系分光光度法的同时测定有较快进展,已报道的有线性规划法,AKC矩阵法,P矩阵法,因子分析法,卡尔曼滤波分光光度法等。各方法均有其特点及局限性,测定结果的准确尚不能令人信服,而且方法不易被重复。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就岭回归分析进行了探讨,建立了不经分离同时测定增效联磺片组分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本法简便,快速,准确,有希望成为复方制剂多组分同时测定的常规方法。

    1990年02期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通过双亲株灭活原生质体融合方法提高链霉素产量

    马莉,齐秀兰,李福德

    <正> 关于带遗传标记的链霉菌原生质体融合已有报道。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为了节约杂交育种时间,避免进行遗传标记可带来的不利于生产的突变株,故在摆脱遗传标记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我们在进行链霉素产生菌灰色链霉菌的细胞融合工作中,采用高产菌株两株和野生菌株两株均不带遗传标记,将4株菌的原生质体混合在一起,然后分成两份,分别用热和UV灭活,使原生质体的存活率接近于零,融合得到重组子。其重组率低于文献报道。通过筛选,得到一株生长快、效价与对照相当的菌株,并得到10株摇瓶效价提高10~35%的菌株,其中前者已通过中试。这就为缩短微生物杂交育种时间提供了可行途径。

    1990年02期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菱叶红景天化学成分研究

    娄红祥,左春旭

    <正> 菱叶红景天(Rhodiola henryi (Diels) Fu),又名白三七、蜿豆七等。具有止血、镇痛、强筋、长骨之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的消肿、活血。从其干燥根茎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到九个结晶,其中3个三萜化合物经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1H-NMR,~(13)CNMR)等光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isomotiol-3β-acetate(Ⅰ);taraxeryl acetate(Ⅱ);isomuhifl-orenyl acetate(Ⅲ)。其中Ⅰ、Ⅲ首次自天然界中分得,Ⅱ首次自该属植物中分得。结构式如图所示。

    1990年02期 145-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万年蒿化学成分研究

    张德志,李铣,朱廷儒

    <正> 从抗肝炎草药万年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地上部分的水煎液中,分离到28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化学合成,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7个香豆素类:香豆素Ⅰ,东莨菪内酯Ⅱ,异东莨菪内酯Ⅲ,异秦皮定Ⅳ,七叶内酯Ⅴ,5-甲氧基-7,8-次甲二氧基香豆素Ⅵ,8-甲氧基-6,7-次甲二氧基香豆素Ⅶ;3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去乙酰氧母菊内酯Ⅷ,Ridentin Ⅸ,万年蒿氯内酯Ⅹ;6个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3α,16α,17-三羟基贝壳

    1990年02期 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人参皂甙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李宝丽,徐绥绪,王喆星,闵萃娟

    <正> 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er)为名贵药材,我国在世界上是重要的主产国和输出国之一。近年来,无论人工栽培、采收加工、组织培养,还是商品人参和人参制剂进出口检验等,都要求对人参主要有效成分——人参皂甙的含量及单体皂甙的分析提出其客观指标,人参皂甙的分析自60年代末期开始,国内外已陆续发表了很多方法和研究报道。北京医科院药物所章观德曾综述过1977年以前的总皂甙的测定,其方法有重量法、比色法;单体皂甙的测定有薄层层离法、棒状薄层扫描法、液滴逆流层析法等。本文仅就1977年以后在章观德先生综述过的基础上,特别就精密度高、分离效果好、准确快速的高效液相层析法(HPLC)选择条件概述如下。

    1990年02期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关于第二代人工牛黄的管见

    冯文莉,杨泽民

    <正> 牛黄为哺乳纲牛科动物牛(Bos Tau rus domes ticus Gmetin)的胆囊结石,称为天然牛黄。牛黄种类繁多,有按产地区分,有按其化学成分分类,也有按牛黄形成的部位不同区别。总的来说牛黄不外乎三类,胆红素黄,胆固醇黄和胆结红素—胆固醇黄。早在《神农本草经》记载,牛黄味苦平,主治惊癎,寒热,热盛狂痉。《本草纲目》引宁源谓:牛黄的功用为清心化热,利痰,凉惊。

    1990年02期 15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发美被吸收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员

    <正> 1989年7月14日,我院分析教研室讲师李发美被英国皇家化学会吸收为会员。此学会是世界上较有影响的学术团体之一,只有在学术上取得一定成就的人方可申请入会。目前,在英国皇家化学会中的中国学者还为数不多。李发美是1984年10月赴英国医学委员会临床研究中心进修的。在3年的学习中,她主要

    1990年02期 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