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寿璐佳;赵晨阳;颜世利;赵龙山;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金银花中挥发性成分的GC-MS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手段进行成分分析。方法 金银花挥发油的分析采用TG-5MS毛细管柱(30 m×0.25 mm, 0.25μm);进样口温度:280℃;载气:氦气;分流比:10∶1;离子源温度:300℃;传输线温度:300℃;四级杆温度:150℃。采用GC-MS分析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金银花挥发性成分,建立9批样品的指纹图谱,对其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成分,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热图分析比较样品质量。结果 9批样品GC-MS指纹图谱有18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挥发性成分种类相似,但相对含量仍存在差异。结论 建立的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可用于金银花质量的控制。
2022年08期 v.39;No.319 913-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4K] [下载次数:1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3 ] - 郭朝晖;刘立;马灵珍;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天麻钩藤颗粒中天麻素、巴利森苷E、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A、栀子新苷、山栀子苷、羟异栀子苷、栀子苷、二苯乙烯苷和虎杖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柱温30℃。乙腈-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220 nm(检测天麻素、巴利森苷E、巴利森苷C和巴利森苷A)、238 nm(检测栀子新苷、山栀子苷、羟异栀子苷和栀子苷)和280 nm(检测二苯乙烯苷和虎杖苷)。以栀子苷为内参物,建立其它9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各成分含量。结果 天麻素、巴利森苷E、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A、栀子新苷、山栀子苷、羟异栀子苷、栀子苷、二苯乙烯苷和虎杖苷分别在2.36~118.00、2.47~123.50、1.99~99.50、5.36~268.00、0.64~32.00、1.23~61.50、2.86~143.00、9.48~474.00、4.57~228.50、1.31~65.50 mg·L~(-1)(r≥0.999 5)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97.98%(1.42%)、98.34%(0.99%)、96.88%(1.23%)、100.07%(0.81%)、97.47%(1.77%)、98.21%(1.00%)、99.55%(0.63%)、99.89%(0.56%)、98.79%(1.32%)和96.96%(1.38%)。天麻钩藤颗粒中天麻素、巴利森苷E、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A、栀子新苷、山栀子苷、羟异栀子苷、栀子苷、二苯乙烯苷和虎杖苷含量一测多评法计算结果与外标法实测值无明显差异。结论 所建立的一测多评法结果准确、操作便捷,可作为天麻钩藤颗粒多指标成分质量控制方法。
2022年08期 v.39;No.319 919-930+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邱旭;阎旭;赵旻;王淼;赵春杰;
目的 建立中药复方制剂大黄■虫胶囊HPLC指纹图谱,采用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Kromat Universil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0.1%磷酸水-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0℃。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对10批胶囊进行相似度评价,并对特征峰进行指认。采用SPSS 22.0和SIMCA-P13.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 discriminate analysis,OPLS-DA)。结果 所建立的大黄■虫胶囊指纹图谱的HPLC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10批大黄■虫胶囊的指纹图谱的相似度的值为0.996~0.999。聚类分析将10批胶囊分为两类,OPLS-DA筛选出14个差异标记物。结论 所建立的指纹图谱能够反映大黄■虫胶囊不同批次间的差异,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可用于大黄■虫胶囊的质量评价。
2022年08期 v.39;No.319 931-9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9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刘佳;韩雪;王淼;赵春杰;
目的 本文作者以舒通散为研究对象,建立其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其质量做参考。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流动相及其配比进行筛选并优化,确定了最佳的色谱条件,进行舒通散的指纹图谱研究,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进行相似度评价,并进行特征峰指认。结果 以0.1%磷酸水-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 nm,采用的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250 mm×4.6 mm, 5μm),流速为1 mL·min~(-1),柱温为30℃,对舒通散的18个共有峰进行药材归属,并对其中3个色谱峰进行指认。结论 本文作者所建立的舒通散指纹图谱,准确度、稳定性、重复性均良好,能够有效地评价舒通散的质量。
2022年08期 v.39;No.319 938-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刘伟;王志嘉;赵海波;刘征雨;
目的 建立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与中硼硅玻璃安瓿瓶相容性研究的实验方法,对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与中硼硅玻璃安瓿的相容性进行考察。方法 通过亚甲蓝染色、扫描电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等方法考察玻璃表面和注射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以判断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与中硼硅玻璃安瓿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结果 在加速试验[(40±2)℃,湿度70%~80%)]和长期试验[(25±2)℃]条件下,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样品均无亚甲基蓝着色现象出现。电镜检测未见侵蚀现象。对检测样品溶液中各元素含量结果进行整合计算,发现中硼硅玻璃安瓿中各元素的迁移量不会给药品带来安全风险。结论 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与其直接接触包装所用的中硼硅玻璃安瓿相容性良好。
2022年08期 v.39;No.319 944-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7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谢文阳;熊员焕;郭桃英;
目的 探讨miR-574-3p通过染色体盒同源物2(chromobox homolog 2,CBX2)调控卵巢癌A2780细胞对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RT-qPCR方法检测miR-574-3p在正常卵巢上皮IOSE386和IOSE397细胞以及卵巢癌A2780细胞和紫杉醇耐药A2780/Tax细胞中的表达水平。CCK-8检测A2780/Tax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A2780/Tax细胞侵袭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574-3p与CBX2的调控关系;Western blot检测CBX2蛋白的表达。结果 miR-574-3p在A2780细胞和A2780/Tax细胞中低表达,且在紫杉醇耐药A2780/Tax细胞中表达最低。过表达miR-574-3p可显著抑制A2780/Tax细胞增殖和侵袭。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证实miR-574-3p靶向下调CBX2的表达水平。证实过表达miR-574-3p通过下调CBX2抑制A2780/Tax细胞增殖和侵袭。结论 miR-574-3p靶向下调CBX2增强了A2780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2022年08期 v.39;No.319 950-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9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 ] - 乌日娜;丁海东;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是否通过调控lncRNA GAS5/JNK信号通路表达,影响高糖诱导的胰岛β细胞MIN6的凋亡、存活和胰岛素分泌。方法 体外培养胰岛β细胞MIN6,转染小干扰RNA(siRNA)阴性对照和lncRNA GAS5 siRNA,将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高糖组;高糖+吡格列酮组;高糖+吡格列酮+si-NC组;高糖+吡格列酮+si-lncRNA GAS5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CCK8实验检测细胞存活,ELISA法检测细胞胰岛素分泌情况,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和JNK通路蛋白表达,qRT-PCR检测lncRNA GAS5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MIN6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细胞培养液中胰岛素含量明显减少,细胞中lncRNA GAS5表达明显减少,p-JN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高糖组比较,高糖+吡格列酮组MIN6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细胞培养液中胰岛素含量明显增多,细胞中lncRNA GAS5表达明显升高,p-JNK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高糖+吡格列酮+si-NC组比较,高糖+吡格列酮+si-lncRNA GAS5组MIN6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细胞培养液中胰岛素含量明显减少,p-JN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 吡格列酮对高糖诱导的胰岛β细胞MIN6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上调lncRNA GAS5,抑制JNK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2022年08期 v.39;No.319 957-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李存素;周明辉;董云;
目的 探讨双硫仑对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的双硫仑处理胃癌细胞AGS后,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iR-1258表达水平。将miR-1258模拟物转染AGS细胞,检测上调miR-1258对AG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将miR-1258抑制物转染AGS细胞,检测下调miR-1258对双硫仑处理的AG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 双硫仑处理后AGS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miR-1258表达显著升高,并呈显著的量效关系(P<0.05)。上调miR-1258后AGS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5)。下调miR-1258可逆转双硫仑对AG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恢复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结论 双硫仑对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上调miR-1258表达有关。
2022年08期 v.39;No.319 963-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陆曲折;罗永有;王鑫;张莉莉;陈胜华;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APS)通过miR-10b-5p/(1-acylglycerol-3-phosphate-O-acyltransferase 3;AGPAT3)分子轴调控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细胞顺铂(cisdiammine dichloroplatinum; CDDP)耐药性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RT-qPCR检测SW620及SW620/CDDP细胞miR-10b-5p表达水平;使用MTT法或Transwell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PS或不同浓度的顺铂处理SW620及SW620/CDDP细胞后的细胞活力;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miR-10b-5p与AGPAT3的靶向结合关系;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AGPAT3、E-cadherin、Vimentin、Ki-67及zinc finger E-box binding homeobox 1(Zeb1)的表达情况。结果 miR-10b-5p在SW620/CDDP细胞中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经不同浓度的APS处理后,SW620/CDDP细胞增殖(P<0.05)及迁移(P<0.05)水平受到显著抑制,APS与顺铂联合使用,显著增加了SW620/C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AGPAT3是miR-10b-5p的靶基因;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0b-5p或敲降AGPAT3可显著抑制E-cadherin的表达(P<0.01),并上调Vimentin、Ki-67及Zeb1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 APS通过miR-10b-5p/AGPAT3分子轴调控CRC细胞顺铂耐药性,APS可作为CRC的化疗辅助药物,调节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2022年08期 v.39;No.319 970-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1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 ] - 钱慧琴;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肿节风治疗胃癌的活性成分和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构建化合物-靶点和PPI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预测肿节风治疗胃癌的主要活性成分和靶点。采用分子对接以验证预测结果。结果 肿节风的主要活性成分为chloranoside a_qt、金粟兰内酯A、金粟兰内酯B、黄杞苷、异嗪皮啶,肿节风治疗胃癌的关键靶点是MAPK1、SRC、IGF1、HRAS、EGFR、MAPK8;预测得到的6个关键靶点调控细胞增殖、迁移、转录调节等生物过程,参与癌症、炎症及信号转导等相关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56.66%肿节风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蛋白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本研究初步揭示肿节风治疗胃癌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为肿节风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2022年08期 v.39;No.319 979-9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0K] [下载次数:7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 ] - 赵康;张建军;
目的 探索卡泊三醇对人肝星状细胞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人肝星状细胞LX-2为研究对象,以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5 ng/ml, 24 h)诱导,建立体外肝纤维化细胞模型,将细胞模型分成模型组和卡泊三醇组(100 nmol/L),以无处理的细胞为对照组。分别处理后,采用MTT法检测LX-2细胞的增殖;以qPCR的方法检测Ⅰ型胶原(type I collagen, Col-Ⅰ)、Col-Ⅲ、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38)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 ERK)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P38、P38、p-ERK和ERK的表达;ELISA检测Col-Ⅰ、Col-Ⅲ、α-SMA和Smad3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LX-2细胞增殖能力增强,Col-Ⅰ、Col-Ⅲ、α-SMA、p-P38及p-ERK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卡泊三醇组细胞增殖能力下降,Col-Ⅰ、Col-Ⅲ、α-SMA、p-P38及p-ERK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卡泊三醇可以通过抑制MAPK通路,减少Col-Ⅰ、Col-Ⅲ的含量,抑制肝星状细胞纤维化。
2022年08期 v.39;No.319 98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