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刚,肖云彩,吴寿荣,邹梅娟
目的研究以时间为释药开关的结肠靶向给药系统。方法以非pH依赖型聚丙烯酸树脂Eu dragit NE 3 0D为膜材 ,制备茶碱薄膜衣片 ;用HPLC法进行体内血药浓度分析 ;以γ 闪烁照相研究该制剂体内胃肠道的转运情况。结果本制剂与参比制剂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 :tlag( 8 67± 1 0 4 )h、( 0 67± 1 1 5 )h ;Cmax( 5 2 5± 1 2 1 )mg/L、( 4 0 9± 1 2 5 )mg/L ;AUC0 2 6 ( 2 7 5 0±7 2 0 )mg·h/L、( 3 9 0 4± 1 0 4 3 )mg·h/L ;体内γ 闪烁照相研究表明 ,体外 6 5h释放的制剂口服8 0h后到达升结肠处开始释药 ,且体内释药与体外释药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本制剂能达到结肠靶向释药的设计要求
2003年0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 ] - 官东秀,冯祚臻,陈群,赖秀珍
目的优选贞芪扶正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了正交设计法考察提取时间、次数、加水量及壳聚糖在药液中的浓度 4个因素 ,以黄芪甲苷含量为指标成分。结果壳聚糖絮凝法能代替醇沉法用于贞芪扶正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最佳制备工艺为A1B3C3D3,即选用壳聚糖在药液中浓度为 0 0 7%澄清 ,加药材 8倍量的水提取 3次 ,每次 2h。结论制剂稳定 ;测定方法重复性好
2003年01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 ] - 张晖芬,赵春杰,倪娜
目的测定 5种补益类中药材中有害重金属元素铅、镉、砷、汞、锡的含量。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比色法、原子荧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含量。结果与结论表明此类药材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有害重金属 ,且某些药材中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
2003年01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7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4 ] |[阅读次数:1 ] - 王倩,王丰,薛松,于治国
目的建立分离、测定茵陈中 7 甲氧基香豆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水煎、氯仿萃取与硅胶柱分离制备 7 甲氧基香豆素 ;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不同产地的 1 4个茵陈样本中 7 甲氧基香豆素的含量进行测定。以甲醇 水 冰醋酸 ( 5 2∶4 8∶4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3 2 0nm。结果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9 3 % ,RSD =4 2 %。线性范围 0 1 2 5~ 6 2 5mg/L,线性关系良好 ,回归方程为A =693 1 0C -5 77,相关系数r=0 9999。结论不同产地的茵陈中 7 甲氧基香豆素含量具有显著差异 ;7 甲氧基香豆素HPLC测定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重现性 ,可作为茵陈药材中 7 甲氧基香豆素的常规分析方法
2003年01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6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 ] - 黄玉芬,张秀芝,姚华,刘美华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星翳明片中丹皮酚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C18( 2 0 0mm×4 6mm ,5 μm)色谱柱 ,甲醇 水 (V∶V =5 8∶4 2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74nm ,流速 1 0mL/min。结果线性范围 0 4 896~ 2 4 48μg(r=0 9999,n =5 ) ,平均回收率 99 1 % ,RSD为 1 2 % (n =6)。结论本法适合测定星翳明片中丹皮酚的含量。
2003年01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刘星,陈大为,张汝华,张荣庆,谢丽萍,王洪中
目的建立天然蜂毒多肽口服结肠定位释药微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福林 酚试剂法。结果蜂毒多肽质量浓度在 2 5~ 2 5 0mg/L内线性关系良好 ,相关系数为 0 9994。测定微丸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 1 0 0 5 % ,平均相对标准差为 1 1 % (n =9)。结论此方法可以满足制剂样品含量分析的要求
2003年01期 17-1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杨红娟,李发美
目的对金银花的种类进行模式识别 ;寻找与抑菌活性显著相关的化学成分。方法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获得反映样品整体化学特征的数据 ,利用聚类分析进行分类 ,同时选择体外抑菌指标进行活性测定 ,用线性回归分析揭示化学信息和药理活性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化学特征的系统聚类分析将样品划分为 7类 ,色谱指纹图谱中的 9个成分与抑菌活性相关。结论该方法能较好的识别金银花的种类并可寻找与药理指标相关的化学成分 ,为综合评价金银花质量提供有用的信息
2003年01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1 ] - 白景清,孙国祥,董鸿晔,孙毓庆
目的建立毛细管电泳迁移时间的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方法运用人工神经网络 ,通过毛细管区带电泳 (CZE)的实验电压 (V)和缓冲溶液的离子强度 (I)对维生素B1等 7种药物的迁移时间 (tmig)进行预测 ,网络采用三层结构即输入层 隐含层 输出层 ( 2 4 1型 ) ,权值修正采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每种药物的样本数为 5 0 ,以“留一法”预测其迁移时间 ,网络学习次数为 1 0 0 0 0。结果当电压在 6~ 2 6kV以及硼砂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1 0~ 1 0 0mmol/L时 ,网络预测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 1 2 %的概率占 82 3 %。结论人工神经网络对药物的CZE的迁移时间可准确预测
2003年01期 23-2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周迎春,赵怀清,梁宁,曲燕,鲁鑫焱,张福蔓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三七总皂苷中人参皂苷Rg1、Re、Rb1与三七皂苷R1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固定相为氨基键合相 ,流动相为乙腈 水 ( 81∶1 9,V∶V) ,检测波长2 0 3nm。结果三七总皂苷中人参皂苷Rg1、Re、Rb1和三七皂苷R1与其他成分分离良好 ,保留时间分别约为 5 7min、8 9min、2 5 1min和 9 9min。人参皂苷Rg1在 80~ 2 80mg/L(r =0 9992 )、Re在 2 0~ 1 80mg/L(r=0 9993 )、Rb1在 95~ 2 85mg/L(r=0 9991 )、三七皂苷R1在1 8~ 1 4 6mg/L(r=0 9991 )内线性关系良好 ,人参皂苷Rg1、Re、Rb1和三七皂苷R1的回收率分别为 99 1 %、98 4 %、98 6%和 97 1 % ,RSD分别为 2 1 %、2 0 %、2 2 %、2 8%。结论本法可用于三七的质量控制
2003年01期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8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7 ] |[阅读次数:6 ] - 赵新峰,王伟,孙毓庆
目的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分离测定中药材山茱萸及中成药六味地黄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方法定量采用内标法 ,选取肉桂酸为内标。所用毛细管规格为 60cm(有效长度 4 5cm)× 75 μm,检测波长 2 71nm ,电压 2 0kV ,背景电解质为 2 0mmol/L硼砂。结果线性范围为 1 5 6~ 3 1 2mg/L ,相关系数r =0 9993 (n =7) ,RSD分别为 2 9%和 2 1 % (n =5 ) ,加样回收率为 97 4 %~ 98 6%和 99 3 %~ 1 0 2 4 % ,没食子酸含量分别为 0 2 2 5 %和 0 0 5 5 %。结论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用于测定山茱萸及中成药六味地黄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是可行的
2003年01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 ] - 李玉娟,梁鑫淼,肖红斌,王龙星,毕开顺
目的研究了生、炒酸枣仁药理活性及化学成分间的差异 ,为临床合理使用两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镇静、催眠实验比较生、炒酸枣仁的药理活性 ,采用RP HPLC梯度洗脱法对生、炒酸枣仁进行化学成分的全成分分析。结果生、炒酸枣仁均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 ,化学成分种类无差异 ,某些化学成分含量有一定差别。结论生酸枣仁、炒酸枣仁在相同剂量下药理作用无明显差异 ,临床上二者均可入药
2003年01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7 ] |[阅读次数:1 ] - 封国峥,王春华,魏晶
目的研究注射用刺五加对小鼠全脑缺血及对大鼠不完全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尾静脉给予饱和氯化镁溶液 0 1mL ,形成全脑缺血模型 ,观察注射用刺五加对小鼠张口喘气维持时间的影响 ;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及迷走神经形成急性实验性不完全脑缺血模型 ,观察药物对大鼠缺血后脑含水量、脑指数及乳酸脱氢酶增加的抑制影响。结果注射用刺五加 ( 1 4 8mg/kg)能显著延长小鼠张口喘气时间 ,对小鼠全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注射用刺五加 ( 80mg/kg)能显著抑制大鼠脑含水量、脑指数及乳酸脱氢酶的增加。结论注射用刺五加具有抗脑缺血作用
2003年01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付晓春,王敏伟,彭亮
目的探索黄连解毒胶囊对脑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穿线法观察黄连解毒胶囊 (0 7、1 4、2 8g/kg)灌胃给药对家兔颈总动脉血栓影响 ;观察对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大鼠 (0 68、1 3 5、2 7g/kg)的神经功能障碍及MCAO大鼠的脑梗塞范围的影响 ;观察对小白鼠 (1、2、4 g/kg)脑卒中指数的影响 ;观察黄连解毒胶囊对断头小鼠 (2、4、8g/kg)喘气持续时间和两侧颈总动脉结扎小鼠的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黄连解毒胶囊可显著抑制穿线法形成的家兔颈总动脉血栓 ,明显改善MCAO大鼠的神经功能障碍及减少MCAO大鼠的梗塞范围 ,降低小白鼠脑卒中指数。同时 ,黄连解毒胶囊能显著延长断头小鼠喘气持续时间和两侧颈总动脉结扎小鼠的存活时间。结论黄连解毒胶囊对脑缺血缺氧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2003年01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 ] - 李孝栋,潘卫三,吴立军,殷沃权
目的研究干姜和白术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用共水回流冷凝法分别提取干姜和白术的混合挥发油、干姜挥发油以及白术挥发油 ,并将提取的挥发油经气相色谱 质谱 (GC MS)技术检测其主要成分。结果经GC MS分析 ,3种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一致 ,性质稳定。结论共水回流冷凝法对干姜和白术混合提取挥发油的工艺可行、简便 ,适合工业化生产
2003年01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7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2 ] - 刘悦,宋少江,张国刚,徐绥绪
目的研究中药连翘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吸附柱色谱的手段 ,利用理化和谱学分析(NMR、ESI MS)方法 ,对化合物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连翘的果实中分离得到一个化合物 ,确定其结构 ,将其命名为连翘酸 1′ O β D 葡萄糖苷 (rengynicacid 1′ O β D glucoside)。结论该化合物为新化合物
2003年01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 ] - 刘岩峰,张景海
目的介绍重组蝎毒素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方法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研究论文 ,综述重组蝎毒素基因表达的研究。结果与结论通过筛选得到的蝎毒素基因或化学合成的编码蝎毒素的基因分别在大肠杆菌、酵母细胞、哺乳动物细胞、昆虫和植物中都有过表达尝试。重组蝎毒素基因表达的关键是如何使有活性的重组蛋白高水平表达
2003年01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刘悦,宋少江,徐绥绪
目的对中药夏枯草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作一综述。方法按照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对夏枯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综述 ,并且对其主要的生物活性进行综述。结果夏枯草含有多种活性化学成分 ,主要有三萜类、甾体类、黄酮类、香豆素类等化合物 ,它具有降压、抗菌、抗病毒及抗炎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结论为夏枯草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参考
2003年01期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4 ] |[阅读次数:5 ] - 程杉,夏焕章
目的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按照化学结构类型 ,分别介绍了有糖苷取代的氨基环己醇类抗生素和 2 脱氧链霉胺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的研究状况 ,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的特点。结果与结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具有很多共同的特点 ,为进一步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进行克隆、研究及基因改造提供了参考
2003年01期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8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3 ] - 王祝伟,孙毓庆
目的对红毛五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综述。方法根据相关文献 ,按照药理作用分类汇总。结果红毛五加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保肝、镇痛、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结论红毛五加具有很强的药用开发潜力
2003年01期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 ] - 曲洪琴,高玉生
目的为国内制药企业及相关科研单位的品种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所查阅的文献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头孢类抗生素品种的发展状况、生产厂家、产量及医院用药情况。结果与结论提供了国内头孢类抗生素的开发品种及最新进展
2003年01期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9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 陈光,陈大华,佟岩2003年01期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