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钰;庄铨坤;朱晓洁;王珺;白汉生;张予阳;目的以阿司匹林为对照组,系统评价阿司匹林双嘧达莫联合用药,对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卒中、非致死性卒中、各种原因引起的死亡及非致死性卒中与各种原因引起的死亡联合事件发生的相对危险度,分析联合用药的有效性,通过出血性并发症及脑出血发生的相对危险度,分析联合用药的安全性。结果 a.与阿司匹林相比较,联合用药能更有效的预防卒中的发生(RR=0.86 95%CI[0.74,1.00]),使非致死性卒中的发生率降低22%(RR=0.78 95%CI[0.67,0.90]),也能明显降低非致死性卒中与各种原因引起的死亡联合事件的发生率(RR=0.87 95%CI[0.79,0.96])。但是,联合用药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死亡无效(RR=0.98,95%CI[0.85,1.13])。b.与阿司匹林相比较,联合用药不会增加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RR=0.95,95%CI[0.80,1.12]),但可以使脑出血的发生率增加14%(RR=1.14,95%CI[0.54,2.42]),尽管这一结果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阿司匹林相比较,联合用药对卒中、非致死性卒中及非致死性卒中与各种原因引起的死亡联合事件的预防更有效,联合用药不会增加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但能轻微增加脑出血的发生率。
2013年08期 v.30;No.211 624-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9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程晓波;邹佳;王春玲;王宇;杨强;邓意辉;目的研究不同粒径辅酶Q10乳剂和脂质体小鼠药物动力学和组织分布。方法以市售辅酶Q10注射液(S)为对照,考察其60 nm乳剂(E60)、120 nm乳剂(E120)、60 nm脂质体(L60)和120nm脂质体(L120)小鼠尾静脉给药后的药物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特征;采用DAS2.1.1药物动力学软件,进行房室模型和统计矩两种模式拟合;以组织相对摄取率(re)为指标,评价载体的粒径和种类对组织靶向性的影响。结果不同粒径辅酶Q10乳剂和脂质体体内分布均符合双隔室模型;E60、E120、L60和L120的统计矩AUC分别是S组的1.17、1.50、5.99和8.65倍;re结果显示,E60组在心、脾和脑的含量分别是S组的2.64、2.74和1.95倍,E120组在心、脾和脑的含量分别是S组的4.89、3.77和2.38倍;L60组在脑中的含量是S组的1.56倍,L120组在脑和肺的含量分布是S组的2.28和1.85倍。结论载体粒径和种类对辅酶Q10体内分布的影响十分明显,市售注射液组、乳剂组和脂质体组的AUC依次增大,且同一载体中,120 nm组较60 nm组的AUC高;相对市售注射液,乳剂组对心、脾和脑有一定的靶向性,而脂质体组主要靶向于脑和肺,同一载体内,120 nm组在多数组织的富集量多于60 nm组。
2013年08期 v.30;No.211 632-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