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Periodicals Department of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访问量:883186

药剂

  • 三维有序大孔碳用于装载不同量非诺贝特的释放规律研究

    万龙;王可可;王晓帆;刘曈;赵春阳;姜明燕;

    目的研究三维有序大孔碳载体在装载不同量非诺贝特时,载药体系所展现的溶出规律。方法研究以聚苯乙烯球(polystyrene,PS)作为胶晶模板,蔗糖作为碳源,通过程序碳化构建三维有序大孔碳载体。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载体的形貌及孔道结构进行观察。通过溶剂挥干法将非诺贝特载入载体的孔道之中,差示扫描量热仪用于考察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并测定原料药及不同载药体系的溶出度。结果构建的三维有序大孔碳整体外观呈微米级块状,内部孔道结构为均一的相互连通的三维立体蜂窝状,载药量为24.58%或33.4%时,制剂出现一定的药物结晶,且随着载药量的升高,结晶度增加。载药量为18.42%的载药体系在2 h内具有更快的溶出速率和更高的溶出度。结论 PS作为胶晶模板成功制备了三维有序大孔碳,随着载药量的增大,药物在载体中更容易形成结晶,且高的结晶度限制了药物的快速溶出。

    2018年05期 v.35;No.268 335-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喷雾干燥法固化姜黄素纳米混悬剂工艺及体外溶出度研究

    郭奇喆;黄浩;何海冰;张宇;蔡翠芳;唐星;

    目的提高姜黄素(curcumin,CUR)的溶出度。方法采用湿法研磨技术制备姜黄素纳米混悬剂(curcumin nanosuspension,CUR-NS),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固化CUR-NS。结果制得的CUR-NS为均匀的黄色混悬液,平均粒径为288 nm,跨度为0.702。喷雾干燥得到的CUR-NS喷干粉(curcumin spray dried powder,CUR-SDP)能够保持CUR-NS的粒度分布。CUR-SDP显著提高了CUR的体外溶出度。在20 min时CUR-SDP完全溶出,而CUR原料药(curcumin bulk drug,CUR-Bulk)和物理混合物(curcumin physical mixtures,CUR-PM)的累积溶出度只有49.2%和52.7%。结论通过湿法研磨技术降低药物粒径,能够显著提高水难溶性药物CUR的体外溶出度。

    2018年05期 v.35;No.268 339-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下载次数:6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药物化学

  • 金莲花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张建培;闫瑞;张培伦;师帅;陈雪;张国刚;

    目的对金莲花(Trolliuschinensis Bunge)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开放ODS柱色谱和HPLC等方法对金莲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O-(2-甲基丁酰基)牡荆苷[2″-O-(2-methylbutyryl)vitexin,1]、6″-O-乙酰基荭草苷(6″-O-acetylorientin,2)、异当药黄素(isoswertisin,3)、牡荆苷(vitexin,4)、2″-O-(2-甲基丁酰基)异当药黄素[2″-O-(2-methylbutyryl)isoswertisin,5]和异当药黄素-2″-O-(6-O-阿魏酰基)-β-L-半乳糖苷[2″-O-(6-O-feruloyl)-β-L-galactopyranosylvitexin,6]。结论化合物6为新的天然产物。

    2018年05期 v.35;No.268 344-347+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9K]
    [下载次数:6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水杨酸亲电取代硝化机理的理论研究

    崔语涵;张子斌;赵宗;李林蔚;孙铁民;

    目的研究水杨酸亲电取代硝化机理。方法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d,p)水平上,分别计算并研究了水杨酸3位和5位硝化取代的控速步骤。结果计算得到两个取代位点在其控速步骤各反应驻点(反应物、过渡态及中间体)的几何构型、电荷分布和能量。水杨酸5位电子密度大于3位。3位取代产物活化能垒低于5位取代产物,而5位取代产物能量更低。结论3位取代物硝化反应活化能小于5位取代,低温下易形成,为动力学控制产物;5位取代产物能量低于3位,结构更加稳定,高温下易形成,为热力学控制产物。低温下能得到5位取代产物的原因推测为5位电子密度大,且反应空间位阻小。

    2018年05期 v.35;No.268 348-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6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二茂铁查耳酮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合成及抗三阴性乳腺癌活性

    王沂;谭腾;

    目的设计合成二茂铁查耳酮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缀合物,并研究其体外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抑制活性和抗乳腺癌活性。方法以单乙酰二茂铁为原料,通过Claisen-Schmidt羟醛缩合、酰胺或酯化反应在二茂铁查耳酮上引入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并采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试剂盒和CCK-8试剂盒考察所合成的目标缀合物对HDACs的抑制活性和抗乳腺癌活性。结果合成了3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结构均经过核磁共振氢谱和高分辨质谱加以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二茂铁查耳酮HDACi对HDAC1和HDAC6展现出了较强的抑制活性,对HDAC8仅展现出了中等的抑制活性;目标化合物对乳腺癌MCF-7和MDA-MB-231均有抑制活性,并对MDA-MB-231有更强的选择性。其中侧链为六个亚甲基的异羟肟酸类化合物对酶的抑制活性和抗肿瘤活性均强于其他衍生物。尤其是化合物10e对HDAC1[IC50=(0.021±0.007)μmol·L-1]展现出了最强的抑制活性和选择性,是阳性药物伏立诺他(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 acid,SAHA)[IC50=(0.045±0.003)μmol·L-1]的2倍;同时,化合物10e对MDA-MB-231[IC50=(1.1±0.15)μmol·L-1]也有最强的抑制活性,甚至是阳性药物SAHA的3倍[IC50=(3.6±0.23)μmol·L-1];此外,目标化合物对正常的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基本没有毒性,而SAHA却展现出了一定的毒性。结论 HDACi是一类重要的抗肿瘤靶点药物,化合物10e可以作为抗三阴性乳腺癌先导化合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2018年05期 v.35;No.268 354-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2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药物分析

  • 反相HPLC法测定注射用比伐卢定中6种有关物质

    王长平;张莉;王淼;赵春杰;

    目的建立测定注射用比伐卢定有关物质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YMC-Pack ODS-AM(250 mm×4.6 mm,5μm),柱温30℃,波长210 nm,进样量20μL,以5 mmol·L-1磷酸盐溶液(磷酸调节p H至3.5)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结果空白溶剂和辅料均不干扰注射用比伐卢定各有关物质的测定,比伐卢定与各有关物质均能得到良好分离。6种有关物质在测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专属性好,精密度RSD≤3.9%。平均回收率为88.2%~102.0%(n=9),RSD≤2.3%。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注射用比伐卢定有关物质的测定。

    2018年05期 v.35;No.268 367-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UPLC-MS/MS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大鼠急性肺损伤的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汪衍敏;王艳娟;赵龙山;王振中;萧伟;熊志立;

    目的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大鼠血浆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研究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1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模型组和热毒宁治疗组。模型组和热毒宁治疗组通过尾静脉注射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7.5 mg·kg-1)建立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模型,治疗组0.5 h后注射热毒宁注射液(5 m L·kg-1)。6 h后,收集3组血浆样品,采用UPLC-MS/MS技术分析测定大鼠血浆代谢物谱,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结果对照组、模型组和热毒宁治疗组血浆代谢物谱明显分离,发现并鉴定了8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浆中溶血磷脂酰胆碱LPC 18∶2、LPC 20∶4、LPC 16∶0、LPC 18∶0和肌酸的浓度显著降低,色氨酸、苯丙氨酸和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的浓度显著升高。给药后,大鼠体内的相关生物标志物水平趋于正常。结论这些发生显著变化的标志物与体内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和磷脂类代谢有关,推测热毒宁注射液通过调节这些代谢途径来达到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本实验同时表明,代谢组学可以作为一个研究平台来探究中药复方的整体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2018年05期 v.35;No.268 374-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4K]
    [下载次数:6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蒲地蓝消炎片的HPLC指纹图谱

    李艳娇;杨钒;宋洋;吕重宁;贾凌云;路金才;

    目的建立中药复方蒲地蓝消炎片的HPLC指纹图谱,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体积分数为0.1%的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89 nm;运用"中药色谱指纹谱图相似度评价软件(2009版)"对不同厂家共20批样品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建立了蒲地蓝消炎片对照指纹图谱并确定了21个共有色谱峰;蒲地蓝消炎片HPLC指纹图谱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良好;20批样品的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值为0.933~0.998。结论上述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为蒲地蓝消炎片的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8年05期 v.35;No.268 381-383+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8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HPLC-DAD可变波长法测定甲磺酸达比加群酯原料药中10种已知杂质的含量

    郭萍;高爽;孙丽娇;陈明明;陈晓辉;

    目的建立HPLC-DAD法同时测定甲磺酸达比加群酯原料药中10种已知杂质的含量。方法采用YMC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20 mmol·L-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用磷酸调节p H值至4.1)梯度洗脱并采用多波长检测(242、310和340 nm),流速为0.6 m L·min-1,柱温40°C,进样量5μL。结果甲磺酸达比加群酯与各杂质能达到基线分离。杂质1~10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160~2.99 mg·L-1、0.069~1.98 mg·L-1、0.107~2.00 mg·L-1、0.060~1.99 mg·L-1、0.072~4.04 mg·L-1、0.166~2.01 mg·L-1、0.078~2.00 mg·L-1、0.157~2.00 mg·L-1、0.159~2.00 mg·L-1和0.072~4.00 mg·L-1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5 1、0.997 8、0.997 3、0.997 9、0.995 0、0.998 2、0.997 5、0.999 7、0.996 6、0.9971);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9.5%~102.7%内。在三个不同批次的原料药中只检测到了杂质5、6和10,测得三个批次中的最大单杂含量分别为0.059%、0.058%和0.056%,杂质总量分别为0.16%、0.16%和0.16%。结论本方法可用于达比加群酯中已知杂质的定量检查。

    2018年05期 v.35;No.268 384-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0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HP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芬太尼、氟西汀及其代谢物的质量浓度及药动学研究

    马国静;郑国艳;赵丛俏;王慧莹;刘茜;聂金凤;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HPLC-MS/MS方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芬太尼、氟西汀及其代谢物去甲氟西汀,并应用该方法考察芬太尼和氟西汀单独用药和联合用药后,芬太尼、氟西汀和去甲氟西汀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柱(150 mm×4.6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体积分数0.1%甲酸水溶液(体积比60∶20∶20);以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采用氨水碱化,乙醚提取法处理血浆样品。结果大鼠血浆中芬太尼、氟西汀及其代谢物去甲氟西汀血浆质量浓度分别在0.0327~3.27μg·L-1(r=0.996 6)、1.008~100.8μg·L-1(r=0.997 1)和1.005~100.5μg·L-1(r=0.997 1)内线性关系良好。单独用药和联合用药后血浆中芬太尼的AUC0-t分别为(0.323±0.076)和(0.482±0.166)μg·h·L-1,ρmax分别为(0.326±0.075)和(0.489±0.191)μg·L-1,CL/F分别为(221.4±37.24)和(153.4±34.2)L·h-1·kg-1;单独用药和联合用药后血浆中氟西汀的AUC0-t分别为(20.37±8.55)和(42.83±14.03)μg·h·L-1,ρmax分别为(2.94±0.58)和(6.65±3.40)μg·L-1,CL/F分别为(33.42±15.50)和(22.20±12.15)L·h-1·kg-1;单独用药和联合用药后血浆中去甲氟西汀的AUC0-t分别为(431.8±190.1)和(640.7±289.3)μg·h·L-1,ρmax分别为(24.38±4.78)和(34.35±16.76)μg·L-1,CL/F分别为(4.07±1.84)和(3.51±2.07)L·h-1·kg-1。芬太尼单独组和联合用药组的AUC0-t、CL/F有显著性差异;氟西汀单独组和联合用药组AUC0-t、ρmax有显著性差异;去甲氟西汀单独组和联合用药组的药动学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大鼠血浆中芬太尼、氟西汀、去甲氟西汀的检测。盐酸氟西汀可增加枸橼酸芬太尼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并可减慢其消除速度,枸橼酸芬太尼可增加盐酸氟西汀在大鼠体内的吸收。提示临床在联合用药时应减少两药给药剂量,增加枸橼酸芬太尼的给药间隔。

    2018年05期 v.35;No.268 390-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9K]
    [下载次数:4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右旋兰索拉唑中溶剂残留量

    李松荷;徐艳;王东凯;赵云丽;陈明明;于治国;

    目的建立直接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右旋兰索拉唑中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方法采用HP-WAX(30 m×0.32 mm×0.5μm)色谱柱,氮气作为载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溶剂,以乙腈作为内标物,检测右旋兰索拉唑原料药中残留溶剂。结果甲苯、甲基叔丁基醚、乙酸乙酯、丙酮、正庚烷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6%~100.4%,定量限分别为0.80、1.21、2.46、1.86和0.81 mg·L-1。结论所建立的检测方法适用于对右旋兰索拉唑中5种残留溶剂的同时测定。

    2018年05期 v.35;No.268 399-402+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胆胰康泰散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黄一鹤;赵旻;李一白;蔡丽侠;赵春杰;

    目的建立中药复方制剂胆胰康泰散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250 mm×4.6 mm,5μm),柱温为30℃,流动相为甲醇-体积分数为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1.0 m L·min-1,应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分析10批胆胰康泰散并计算相似度,指认特征峰。结果所建立的胆胰康泰散HPLC指纹图谱专属性、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均符合要求;10批胆胰康泰散的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为0.963~0.997。结论该方法可为胆胰康泰散的整体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2018年05期 v.35;No.268 403-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0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药理

  • 乳岩宁联合依西美坦对荷瘤裸鼠抑瘤机制的研究

    程思谟;高宏;殷东风;

    目的探究乳岩宁联合依西美坦对乳腺癌荷瘤裸鼠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机制。方法建立乳腺癌(MDA-MB-435)荷瘤裸鼠模型后,分为模型对照组、乳岩宁组、依西美坦组、联合组(依西美坦+乳岩宁组),每天灌药一次,持续21 d。取材,称取各组瘤体质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各组p53和HIF-1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PI3K、AKT、NF-KB基因表达。结果瘤体质量:与对照组比较,乳岩宁组、依西美坦组和联合组的瘤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其中联合组较中药组和西药组的瘤体质量有明显降低(P<0.05)。p53和HIF-1的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西药组和联合组的HIF-1的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p53的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联合组的HIF-1的蛋白表达较中药组和西药组有明显下降(P<0.05);p53的蛋白表达较中药组和西药组有明显升高(P<0.05)。PI3K、AKT、NF-KB基因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西药组和联合组的PI3K、AKT和NF-KB基因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的趋势更加明显(P<0.05)。结论乳岩宁联合依西美坦可能通过抑制PI3K和AKT的表达来提高p53的活性,并同时限制HIF-1和NF-KB的表达,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2018年05期 v.35;No.268 409-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2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生物药学

  • 垂体瘤转化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车帆;孙钦升;陈羽;刘峰;蒋宇扬;徐威;

    目的探究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PTTG)在人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预后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TTG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合随访资料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 PTTG表达与细胞间质分布(P=0.007)、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P=0.020)、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P=0.030)表达相关,而与T分期、N分期、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表达、AJCC分期及肿瘤位置无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PTTG高表达的患者生存期明显低于低表达的患者(P=0.01),当乳腺癌组织中有细胞间质分布时,PTTG表达强度与患者的总生存期负相关(P=0.03)。结论乳腺癌中PTTG的高表达与细胞间质分布、ER、PR及患者的生存时间密切相关,可成为针对乳腺癌的诊断和预后指标。

    2018年05期 v.35;No.268 414-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4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药事管理

  • 我国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发展评析与展望

    蒋海洪;杨悦;

    目的分析我国医疗器械管理制度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研究指出我国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发展的方向。方法在总结我国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已有成就的基础上,系统分析现行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发展的特点和面临的新问题,最后指出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发展的方向。结果与结论在推动医疗器械特别规定进入《药品管理法》的同时,未来不仅要加快修法步伐和力度,以便应对新型医疗器械的挑战和加强医疗器械上市后管理,而且要借鉴药品管理实践,推行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解决医疗器械生产与注册的关系问题。

    2018年05期 v.35;No.268 419-42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0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利西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韩佳婧;刘冰弥;陈烨;刘宇;

    目的探讨作为胰高血糖素样肽(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受体激动剂的抗2型糖尿病药物利西那肽(lixisenatid,商品名Lyxumia)的临床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基于对已有文献、报道的分析与整理,阐述利西那肽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结果利西那肽作为一种新型的抗2型糖尿病药物,在增加胰岛素分泌、控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以及空腹、餐后血糖水平等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此外,相比于其他GLP-1受体激动剂,利西那肽还可以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结论临床研究实验表明,使用利西那肽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空腹、餐后血糖浓度得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利西那肽不引起患者体质量显著增加,产生突发性低血糖事件的风险明显降低,安全且高效,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

    2018年05期 v.35;No.268 424-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定量药理学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孙忠逸;贾黎瑞;李东霖;项荣武;于净;

    目的对定量药理学的主要领域和研究进展、在相关方面中的应用及其存在问题进行综述。方法系统的文献检索评价,对定量药理学领域理论研究和应用的32篇相关文献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总结了该学科研究的主要领域进展与发展方向。并通过案例分析对新药研发、临床合理用药和特殊群体中定量药理学的应用加以阐述。结论定量药理学通过建立高精度的模型,对新药研究、个体化给药,以及特殊人群的给药剂量计算与估计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定量方法学仍需不断完善,其临床应用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2018年05期 v.35;No.268 431-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刊物简介

    <正>《亚洲药物制剂科学》杂志,即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AJPS,ISSN1818-0876,CN21-1608/R)创刊于2006年,为亚洲药学联盟(AFPS)的官方杂志,是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Elsevier出版的全英文双月刊

    2018年05期 v.35;No.268 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As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ines》刊物简介

    <正>《As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ines》(亚洲传统医药)是2006年创刊(国际刊号:ISSN 1817-4337),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香港盛京药大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出版,是海内外公开发行的传统医药行业全英文资讯期刊——发行国家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以及欧美各国。

    2018年05期 v.35;No.268 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