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露文;唐文娟;李瑞瑞;于海玲;
目的 利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联合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构建稳定的抑郁症动物模型。方法 雄性昆明种小鼠48只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LPS 0.2 mg·kg~(-1),i.p.)、CUMS组(CUMS+生理盐水10 mL·kg~(-1),i.p.)、CUMS+LPS组(CUMS+LPS 0.2 mg·kg~(-1),i.p.)。CUMS处理第14天、21天、28天及第18天、25天、32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依据分组进行腹腔注射LPS或相应溶剂。LPS或生理盐水注射后24 h进行相关行为学指标检测。最后一次行为学指标检测结束后,取脑组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 T-SOD)活力,分光光度法检测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水平。结果 在实验第29~33天,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UMS组、LPS组、CUMS+LPS组,在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 OFT)中,小鼠的运动时间、运动距离均显著降低;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levated plus maze, EPM)中,开臂探索时间均显著降低、闭臂滞留时间均显著延长;在强迫游泳(forced swimming test, FST)和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 TST)中,累积不动时间均显著升高;蔗糖偏好实验(sucrose preference test, SPT)中的蔗糖偏好率均显著降低。小鼠脑组织中炎症因子IL-6含量均升高、IL-10含量均降低;氧化应激指标中T-SOD含量均显著降低;而且,CUMS+LPS组,在OFT中的中央区停留时间、周边区停留时间、站立次数均缩短,角落滞留时间延长;在EPM中的开臂探索距离显著降低、闭臂滞留距离延长;脑组织T-AOC水平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此外,与CUMS组或LPS组相比,CUMS+LPS组在OFT中的运动时间均缩短,在EPM中的开臂滞留时间和开臂运动距离百分比降低、闭臂滞留时间和闭臂运动距离百分比增加,在FST和TST中的累积不动时间延长,在SPT中的蔗糖偏好率降低,其脑组织中的IL-10和T-SOD的含量下降。结论 CUMS或LPS注射均可以成功构造小鼠的抑郁症模型,但CUMS与LPS联合应用诱导的小鼠抑郁症模型可引起评价抑郁症指标更广泛地改变,使模型更稳定,重复性和可控性更强。
2022年01期 v.39;No.312 30-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下载次数:15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芳;陈斯玮;韦思平;吴旭;章卓;王俊;
目的 观察灯盏乙素对结肠癌HT-29细胞株增殖、凋亡、转移影响与circ-ACVR2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将结肠癌HT-29细胞株分为阴性对照组,灯盏乙素10、20、40μmol·L~(-1)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V-FITC/propidium iodide(PI)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及Bcl-2/Bax比值,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情况,qRT-PCR检测circ-ACVR2A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灯盏乙素各剂量组处理后24、48和72 h, HT-29细胞增殖出现明显下降,细胞株生长抑制率显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灯盏乙素10μmol·L~(-1)组凋亡细胞率为11.3%,灯盏乙素20μmol·L~(-1)组凋亡细胞率为17.1%,灯盏乙素40μmol·L~(-1)组凋亡细胞率为31.2%,抑制Bcl-2表达,促进Bax表达,Bcl-2/Bax比值降低,细胞侵袭数量明显下降,circ-ACVR2A相对表达量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灯盏乙素能明显抑制结肠癌细胞株增殖与侵袭,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Bcl-2/Bax比值、增加circ-ACVR2A表达有关。
2022年01期 v.39;No.312 40-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0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林茂;延沁儒;刘锦帆;王春梅;王敏;
目的 研究异钩藤碱(isorhynchophylline, IRN)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和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50只昆明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IRN低剂量组(20 mg·kg~(-1)·d~(-1))、IRN高剂量组(40 mg·kg~(-1)·d~(-1)),加兰他敏(galantamine, Gal)组(5.0 mg·kg~(-1)·d~(-1)),每组10只。D-半乳糖联合氯化铝构建AD小鼠模型。连续给药60 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认知能力,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CA3区β-淀粉样蛋白1-42(β-amyloid protein 1-42,Aβ_(1-42))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神经元Bcl-2、Bax、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 Cyt-c)、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leaved caspase-9)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小鼠比较,IRN各组小鼠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缩短,目的象限停留时间延长,穿环次数增多(P<0.05);海马神经元Aβ_(1-42)、Bax、Cyt-c、Cleaved caspase-9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降低,Bcl-2表达升高(P<0.05)。结论 IRN对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Aβ_(1-42)水平以及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有关。
2022年01期 v.39;No.312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下载次数:7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伟;林宇城;王玉兰;祁明媛;张晓丽;刘清雷;文琳;李姗姗;
目的 研究金银花茯苓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在体调控作用。方法 应用水提法制备金银花茯苓提取物。实验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金银花茯苓复配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金银花茯苓提取物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的小鼠连续3 d腹腔注射给予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CTX)80 mg·kg~(-1);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CTX给药后,连续灌胃小鼠金银花茯苓提取物7 d,其中给药剂量分别为低剂量组(90 mg·kg~(-1))、中剂量组(180 mg·kg~(-1))、高剂量组(360 mg·kg~(-1))。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左旋咪唑(10 mg·kg~(-1))。空白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连续灌胃7 d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后取小鼠脾脏、胸腺检测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眼眶取血进行小鼠全血分析,制备脾细胞悬液测定ConA诱导淋巴细胞增殖、淋巴细胞分群、NK细胞活性以及脾细胞凋亡。结果 金银花茯苓提取物有改善由CTX导致的免疫器官损伤的趋势,提高免疫抑制模型小鼠脾脏NK细胞杀伤能力,提高免疫抑制模型小鼠脾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减少由CTX导致的脾细胞凋亡,增加脾淋巴细胞ConA诱导增殖,降低由CTX引起的白细胞增多,逆转CTX引起的血红蛋白浓度下降。结论 金银花茯苓提取物可逆转环磷酰胺所导致的小鼠免疫抑制,提升小鼠的免疫功能,研究结果表明金银花茯苓提取物具有提高免疫的作用,为后续提高免疫力保健食品和药品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2022年01期 v.39;No.312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6K] [下载次数:9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周飒;单静博;薛佳敏;汪云阳;马文建;
目的 探究三甲胺(trimethylamine, TMA)与甲萘醌单独用药及联合用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的增殖、迁移能力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 HUVEC)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 首先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MA对VSMC及HUVEC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检测TMA与甲萘醌单独用药及联合用药对VSMC迁移能力的影响;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VSMC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VSMC中MMP9、PCNA、SM22α的蛋白水平;ELISA法检测HUVEC内总胆固醇(cholesterol,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的含量。结果 不同浓度的TMA对VSMC及HUVEC的生长并无明显的影响。与单独用药相比,TMA与低剂量的甲萘醌联合用药可明显促进VSMC迁移与增殖,提高胞内ROS水平,上调VSMC内MMP9及增殖型标志基因PCNA的蛋白表达,同时下调VSMC内分化型标志基因SM22α的蛋白表达。与TMA和低剂量的甲萘醌联合用药组相比,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 NAC)、TMA和甲萘醌联合处理组可明显降低VSMC内ROS水平,下调VSMC内MMP9及PCNA的蛋白表达,上调VSMC内SM22α的蛋白表达。TMA与低剂量的甲萘醌联合用药还可以明显提高HUVEC内TC、HDL-C及LDL-C的含量。结论 TMA自身对于VSMC和HUVEC并无显著影响,加入甲萘醌后,联合用药会诱导VSMC表型转化,提高HUVEC内胆固醇含量。同时NAC可缓解TMA与低剂量甲萘醌联合用药对VSMC造成的影响。提示联合用药可能通过影响ROS水平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风险。
2022年01期 v.39;No.312 6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姜婉茹;周地;戚嘉欣;李旭;肖伟;李宁;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研究杏贝止咳颗粒(Xingbei Zhike Granule, XBZK)治疗哮喘的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XBZK的潜在活性成分;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收集潜在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GeneCards和TTD数据库获取哮喘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的网络;采用String数据平台构建PPI网络并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对其进行拓扑学分析;进一步利用DAVID数据库对筛选得到的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得到199个潜在活性成分;预测138个作用靶点;筛选出哮喘相关靶点6 041个;取交集得到XBZK治疗哮喘的作用靶点89个;活性成分28个,其中以柚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槲皮素、鞣花酸、黄芩素为主;GO富集到基因功能222个,KEGG富集到基因通路40条,结果表明,XBZK主要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病灶黏连、Ras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以及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来发挥治疗哮喘的作用。结论 本研究首次预测了XBZK“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为XBZK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2年01期 v.39;No.312 6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1K] [下载次数:10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赵静霞;冯晓雨;赵梓潞;向翠方;白馨;陈重华;卿勇;吴晓华;
目的 研究鼠尾草酚(carnosol, CAR)诱导的DNA损伤修复机制。方法 采用CCK-8试验检测CAR对TK6细胞(人类淋巴母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免疫荧光分析试验分析CAR对TK6细胞的损伤作用和修复机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CAR对TK6细胞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且与野生型(wide type, WT)细胞相比,敲除XRCC1基因的细胞(XRCC1~(-/-))对CAR呈现出敏感性;20μmol·L~(-1) CAR连续处理TK6细胞24 h后,XRCC1~(-/-)细胞比WT细胞的染色体断裂更多;40μmol·L~(-1) CAR连续处理TK6细胞6 h后,XRCC1~(-/-)细胞比WT细胞产生更多的γ-H2AX foci; 40μmol·L~(-1) CAR连续处理TK6细胞24 h后,XRCC1~(-/-)细胞比WT细胞凋亡程度增加。结论 CAR可以诱导XRCC1~(-/-)细胞比WT TK6细胞产生更多的DNA损伤。因此,XRCC1参与了细胞中CAR造成的DNA损伤的修复反应。
2022年01期 v.39;No.312 86-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5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